《道德经》第六至十章(复习)

第六章 谷神不死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她是孕育和生养天地万物的母体。玄妙的生母之门,就是天地生成的根源。道就是这样绵绵不绝地存在着,尽管看不到,但道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永远都存在。天地之所以能永远存在,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赢得爱戴;凡事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这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反而能够成就自身。

第八章  上善若水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能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这种品德,最按近于“道”。上善的人(圣人)总是善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远博大,与人相处善于讲究仁义,乐于助人,说出的话一定信守诺言,为政善于治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办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时善于把握时机。上善的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不会出现过失,招来怨咎。

第九章 持而盈之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保持着盈满的状态,不如适可而止。捶打得既尖又利的铁器,就持而盈之,不如其己。不能长久保持锋利。纵然金玉堆满房屋,谁也不能长久守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成功之后,就应该急流勇退,不再身居要位,这才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

第10章  明白四达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协调一致,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吗?(聚集的精气神能够达到温和致柔,就像小孩子时候的思想那么简单纯洁,就会快乐无比。)洗尽思想上的尘垢,能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吗?热爱百姓,按照道的法则来治国,能保持“无为”的境地吗?口鼻自然地开闭,呼吸吐纳,能宁静吗?通达四方,能做到不玩弄权术和心机吗?生养万物,又辅助万物不断繁育,传宗接代;生养万物、养育万物却不将万物占为己有;为世间立下了卓越功勋但并不自恃有功,作万物的首领却不主宰他们,只是让它按照天道自然法则去运行,这就是最接近“道”的那个很玄妙很不可思议的“德”!也可称作最高深的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6,782评论 4 81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11,000评论 0 5
  • 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悠哉悠哉地看着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尽管上学时...
    夜阑晓语阅读 9,191评论 2 9
  • 一月四号的大沙有个想法。从昨晚到现在就一直围绕在脑子里。或许深受那些小说的影响,或许真的就是我自己脑子或者精神么有...
    一個人的大沙阅读 9,559评论 3 4
  • 记梦 前记 他回国了,而事实上他其实从未来过。我不知道我们是如何交流的,但在梦里没有语言障碍。我时而是第三视角看着...
    江挽心阅读 3,9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