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就像在原地踏步。
生活中,是不是听到很多人说,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比如一个叫木木的朋友,就有自己的烦恼。木木今年26岁,大学时读的是数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小学当数学老师,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做老师的工作性质、福利待遇都不错,但是木木并不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只是为了维持生计,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个生活。但木木似乎找不到什么是自己想要坚持的,只能不断的纠结迷茫。
有一次,木木和大学的室友小A聚会,她实在是太羡慕小A的状态了。小A的大脑里似乎装有一个指南针,她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然后朝着目标开足马力。在大学时,小A读的是数学专业,却一直想进一家很厉害的广告公司。她知道难度很大,就经常去听讲座、看展,想办法参加行业聚会;只要有比稿、微博征稿,她就投稿,给同行看自己的作品。最终在大四去的一次行业聚会里,一家广告公司的人对她有印象,就内推了她的实习简历。毕业后,她凭借出色的实习经历顺利转正。她现在依然很明确,头两年把基础技能打磨好;第3-5年要找到个人最大特色,贯穿到自己的所有策划、作品中。
生活中很多木木这样的同学,看着别人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每天工作动力满满,不断往目标靠近,好像什么也打不倒他们。但我们常像咸鱼一样,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奋不顾身、全情投入的,没有足够的动力往前走,不知道如何是好。
为什么我看不清自己的渴望?
因为我们的角色边界被封印了。当我们遵守太多的规则,角色边界就会固化,不再探索表达,大脑慢慢就分辨不清内心的声音。
小孩1-3岁是自我探索的阶段。如果父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他尽量去玩,他的好奇心就会被满足,同时也确信自己是自由的、有权利探索外部世界,他们的角色边界是灵活自由的,就会不断去尝试很多种行为,慢慢知道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
一开始我们困在角色边界里,很少再向外探索,就无法获得外界足够的反馈刺激,负责的脑区神经元会萎缩,慢慢就真的没办法分辨自己喜欢什么,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干脆呆在原来的角色边界里。
怎么找到内心的渴望呢?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想办法多表达。最好用文字进行表达。不如从发一条朋友圈开始吧。
在记录的过程中,它会慢慢提高你区分感受、分辨特长的能力,把零碎的想法碎片,集合成精准清晰的概念;而且这个动作是思想的催生婆,有一天你真的有思想不吐不快,你的想法、观点很自然就涌现出来了。当你对自己的特点分辨足够仔细,内心的主见足够丰富,你就会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你捕捉到内心的渴望,经过衡量后,那就大胆打破角色边界吧。你不知道会有什么探险,才是真的探险。加油,在奋斗路上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