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支玉恒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名家名师课例展示活动”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举行。
课堂一开始老师让学生讨论假如让你在荒岛上独自生活,只带三样东西你打算带什么呢?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接着引入《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相关资料。
课堂的第二环节是默读梗概,批注主要事件。老师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梗概这一应用文体。接着聚焦主要问题:这篇梗概介绍了鲁滨逊的哪些事,可以用小标题的方式批注在自然段旁边。
第三个环节是交流梗概内容,绘出故事地图。学生逐一汇报梗概,概括出更改部分写了的哪几件事,在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准确概括小标题,同学们把学习成果粘到黑板上去。在这一部分当中老师处理的详略还是比较得当的,他重点指导了第三自然段,“船中取物”和第六自然段“养羊种麦”这两个小标题的概括,之后放手让学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其他事件的小标题。在这个环节当中,老师采用了教、扶、放的策略,让学生在学会方法后,尝试运用方法进行实践。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第五、第一、第十自然段很特别,因为它没有写出具体的事件,那么这些段落有什么作用呢?原来第五和第十自然段是连接两件事之间的过渡段,第一自然段是对人物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三个特殊自然段的了解,让学生明白了写梗概的时候,要注意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也为了解梗概的特点做了铺垫。概括完小标题之后,将学生写好的小标题卡片按照顺序摆放在黑板上,这样就绘出了整本书的故事地图。
第四环节,了解整本书,讨论梗概要点。整本书共31章,1~5章写的是鲁滨逊流落荒岛之前的生活经历;6~28章详细写了鲁滨逊荒岛28年的生活,29~31章写的是鲁滨逊重返文明世界之后的故事。而课文梗概只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事情,让我们讨论一下梗概有什么特点。通过前边的学习和老师的引导学发现梗概有这些特点:1.简,梗概是用简练的语言清楚地介绍一本书,结构完整,忠实原著。2.全,梗概虽然很简单,但是它比较完整,由起因,经过和结果。3.真,梗概没有太多想象和发挥,都是根据原文来写的。4.连,梗概要过度自然,可以适当的补充内容,使语言清楚连贯。明白特点之后,让学生尝试说,假如你要为读过的一本书,写梗概,把这本书介绍给低年级的同学,你要怎么做?这个问题就让学生明白了要写一本书梗概的步骤,第一要读懂整本书,第二,可以绘出故事地图或主人公的生活轨迹,第三是依据更改的特点去写。
第五个环节是重读梗概,激发读者兴趣。看完这本书的地图你最想了解书中的哪部分内容?学生开始积极发言,有对鲁滨逊流落荒岛感兴趣的,有对鲁滨逊发现野人救星期五感兴趣的,这个过程就是很好推进阅读的方法。
《鲁滨逊漂流》(节选)这篇文章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学习写作品梗概。吴琳老师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学,以小标题形式梳理梗概部分所讲的事件,然后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再加上过渡性语言就概括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主要事件。接下来课堂聚焦梗概的特点“简、全、真、连”,为本单元的另一个目标“学写作品梗概”打下基础。吴琳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同学们梳理的故事情节(故事地图)中,谈一谈自己最想了解书中的哪部分内容,进而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吴琳老师还特别注重教材的勾联。概括梗概的特点为本单元习作,写梗概做铺垫;课堂的最后看似随便的谈起同学们阅读名著的不同版本,实则是对同学们阅读名著的方法指导——高年级同学阅读名著要尽量读完整的名著、选择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还可以根据不同译者、不同语言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让学生在比较鉴赏中学会阅读名著,这也是本单元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一个训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