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小学、中学时代的语文课也像写作课。写作有很多的修辞手法,也有很多的排文方式,还有很多的风格。作文课则一般是命题作文。当时,审题非常重要,如果不一心审错了,是要扣很多分的。其他体裁的作文我都不怕,就怕议论文。对材料是否理解,如何才能让观点新颖,都是费心思的。考试的时候,定题定时,压力就变大了。
尽管如此,出身于中文世家,自诩有几分情怀几分天赋,倒也没真怕过写作。然而,没有要求就没有进步。上大学后再也没有写作和语文课了,于是只剩下写日记和学术论文了。就算在博客、微博流行的日子里,我也写了2篇。刚开始写,没什么人关注。又因为没什么人关注,也就没有写的动力。于是就没再坚持。后来,微信公众号流行起来。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和居家朋友,都分别开了微信号,时常码字。我在2016年4月也开了公众号,目的是为了分享。然而,写就几篇,我又歇了,一放就放了7个月。安慰的是,虽然歇了7个月,竟然没有掉粉。就是这个没掉粉的公众号,让我把写作搁在心里,总觉得要去做一件事。可是,始终缺乏启动的动力。
就在这时,看到书友会群主“野兽”晒出他参加好报写作群的文章。好报写作群是要收费的,而且如果有3次不打卡,就会被踢出群。这种花钱找虐的方式,竟然激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参加好报写作群。就这样,我就开始写作了!这个开始与之前的开始不一样。到今天为止,这是我坚持的第4周。这个开始是我坚持写作的开始,这才是真正的开始。有了行动,才有了对写作的真实感悟。
1、写作的初心
对于主动写作而言,写作的初心太重要了。我想,任何的理由,都不及通过写作找到自己,能让我如此动心于写作。而美妙的写作,也绝对是要“竭尽所能地回到初始的意念,回到能量未受社交礼节或内在压抑阻挠之处,回到你把心灵实际所见与所感都写出来的地方,而不是心灵以为它该见到或该有的感受。”这段来自《写出我心》的文字让我感觉到写作的无所畏惧。只要如实写出,就不用怕写出的东西不对。
在写作中,我领悟到写作是公共行为。写作是公共行为,却并不意味着要通过揣摩大众的需求,然后去写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字。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自己的本心,与大众需求并不能一致,这样写出的文字很易让别人看到它的不真实。我还看到很多“有干货”的文章,能让别人获得知识和技能。这能看到除了自身的体验、知识的搜集整理能力以外,还看到作者喜欢分享的本心。
写作之所以是公共行为,是因为写作如实地的写出自己心灵所见所感,这是记录自己生命体本身的存有。而生命体本身的存有是根植于这世界的,因此这个记录反映了人群中与自己相同的人的声音。因此,只要如实写出自己的心,而不是自以为该见该有的,那么这就是为所有的人写作,替所有人澄清这世界上的几分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鸡汤文很受欢迎,而有的则反之。受欢迎的,是因为来自心灵真正的共鸣;不受欢迎的,是因为文章在头脑层面的说教。
我想通过写作,如实反映我心灵的所见所感,从而找到自己。我也相信,这是一种生命的分享。这就是我写作的初心。也许,我现在并未能如实反映我心灵的所见所感,因此,我更要坚持下去。
2、写作的陪伴
这次在好报写作群中,我深刻领悟到一个人也许走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以前写博客,做微信公众号,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做,然后内心乞求有人能过来看一眼。但这种乞求往往是得不到满足的。
在坚持的这三周写作中,我感觉到两种陪伴。
一种是来自好报写作群中的写作小伙伴们,包括了一对一的写作伙伴和群里所有的伙伴。写作伙伴是最亲密的写作伙伴,自己的写作总会有一位伙伴在温暖地关注和点评,而且还互相监督提醒。而群里所有的伙伴有着共同的写作爱好和目标,因此在大家在群里聊聊写作的事,对写作里面的内容进行讨论。不管自己是否同意对方的观点,都激活了自己的思维。
还有一种陪伴来自简书里面的朋友。微信公众号让人有种自说自话的感觉。我的公众号还不是原创号,没有留言功能。我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不那么方便。而简书的门槛没这么高,大家可以互相评论、打赏。而且,还有投稿功能。当自己的文章被专栏录用、被推荐首页,都给我莫名的鼓励。简书中的每一个关注、每一个阅读、每一个喜欢、每一个打赏,每一次投稿录用,还有那2次上了首页,都给了我无限坚持下去的力量。
还有一周,好报写作群的写作时间就到了。我是否应该继续坚持下去,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