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半前接到教务处通知,对自己开设的“心灵成长”课准备一个展演节目,起初是排斥的,但内心还有个声音,想试试,算是与孩子们做一次告别,也是一个学期课程的落幕仪式。
课程之所以取名 《心灵成长》,希望让来上课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心灵空间”可以很大,可以看到自己的局限,突破局限,知道人生遇到的问题有更多解决方法,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性。课程中我们一起认识自己,寻找潜能,一起玩沙盘,透视“冰山”,说出憋在心里平时不曾不敢说过的话,一起游戏,学习情绪调控……原来我们经历了那么多。
通过沙盘游戏,我看到了亲子关系的种种表现,有激烈冲突,有纠缠矛盾,有冷漠疏离,有控制打压,和谐的真不多,一方面是青春期要做自己的呐喊,一方面是不知道怎么做父母的迷茫,好多爸爸妈妈也在纠结挣扎。通过沙盘,我看到没有不在意成绩的孩子,看到非常渴望被理解的心灵,也发现了缺乏引领深陷耽美小说的“独行者”,发现了被“死亡动力”驱动的家庭,发现了没有“与逝去亲人进行告别仪式”而耿耿于怀的“捣蛋包”,发现了对父母离异不满却故作识大体的懂事孩子……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与所有的人生问题初次相遇,在无人分享的时候踽踽独行,孑然一身,怎能不愁?当感觉到安全,流露出心声,放下了“包袱”,又是从前少年,若干年后回想这些经历,是不是也会感叹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因为这个学期工作的调整,我没能再和他们继续把选修课上完。原来预计的后半个学期的几节课是要进行展演节目排练的。不上课以后,孩子们碰到我还抱怨,“你不教我们了,也不给我们上选修了……”那一刻的怨念感觉好重,也变成我的心事。现在有机会弥补一下,那就努力一下吧。把他们集合起来后,多数孩子一拍即合,当然也有不愿意表现后退的,我让孩子们在班里做动员,又拉来了几个积极分子。队伍确立后,先让他们自己对着视频练起来,练了两遍后,孩子们问“老师,我们的动作是和视频里一样还是相反?”当时正忙于他事的我随口来了一句,“当然是相反!”结果等到排练的前一天,我才发现孩子们竟然都练的是左手舞扇,旋转、开合都很自如。一共练习了六个课间操和两节自习,天哪,孩子们经历了什么?“老师,我都准备要用左手写字儿了”,“老师,你不是说锻炼左手,开发右脑吗?我们成功的开发了右脑”……听着他们的调侃,我面露苦笑却感叹“果然是潜能无限啊!”看来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关键是他们想做了——这大概就是主动性的意义吧!
最后的展演,因为通知仓促,还有其他节目的孩子集合仓促,舞台布置仓促,孩子们表演过程中始终绷着脸,不舒展的表情暴露了紧张的内心,组织舞台的梁老师说,“主要也是表演经验比较少”,是啊,对于多数可能是初舞台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展示已经很宝贵了。我们的展演肯定不能只是最熟练、最突出的孩子,给每个人展示的机会才是选修课的意义所在。所以孩子们,为你们的表现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