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问结果,可能毫无结果。不问明天,明天自然而来。
在公众号上写文章,一为练笔,二为练胆,三为练心。
写文章是在生命的田地里耕耘,信心、兴趣和热情缺一不可。
一直以来都喜欢读书,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读的是别人所思所想。每次读到尽兴之处,都不由会产生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写出如此精彩的文字该多好。
从小到大,这个念头不断在脑海中反刍,从来没有消失过。
初中,也曾用作文本写过一篇小说。用了半个作文本,写了一个身边的故事,拥有几个读者。
高中,写作就是和笔友书信往来。往来之间,收获的不仅是友谊,更是一个文学的梦想。
工作结婚后,日记成了我所有的写作试验。梦在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潜藏。
读研期间,倒是一段美好安静的读书时光。泡在图书馆,享受与文字亲密的缱绻。无数次因故事而流泪,每一次流泪都是一次心灵的震颤,生命的浇灌。
那时倒是写文章最多的一段日子。随手翻文件夹,那两年的小说练笔竟达十多万字,随笔几十篇。投也不少,只在《散文诗》上发表一篇,也算是给那段时光一个交代。
然后,又是一段忙碌的工作时间。
无论工作如何繁忙,任他家务堆积成山,总会给自己开辟出一点读书的时间。每次读到精彩惊心处,那个深潜的梦想就会出来搅动一下,让我不得安宁。
一个永不消失的梦想,可能是上帝在你心中深埋的种子。如果再有兴趣和热情互相印证,可能就是一个计划的开始。
兴趣,是有的。热情,只能在行动中才能发现。
“开始吧!”轻声地告诉自己。
以前迟迟不敢开始,主要还是怕失败,怕半途而废。
但,如果只是为了“把真实表达出来,把生命展示出来”,没有别的意图,就没有所谓的失败,半途而废就消解了意义。
因为每一次失败将产生一次深刻的生命体验,只要勇于真实地表达出来,一篇新的文章就又诞生了。
每一次半途而废都是一段真实的生命经历,真实地叙写出来,就会给那些同样半途而废的人一些安慰和鼓励。这又是一种新的生命感悟,又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这样一想,开始真的没有那么令人畏惧。
在该为梦想付出的年华里,我欠她一个深情的凝视。如今,我要把飘浮的目光收回来,放在这个需要深情凝视的地方。
如果它就是种子,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会发芽。我要看着这颗种子慢慢发芽,成长,开花。
活着,每一分钟都是生命的经历——做家务,奶孩子,和老公干仗,和同事龃龋。
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写成一段文字,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纪念。
如果,这粒种子就是那个美好计划的开始,祂一定会为我安排时间和心境。当然,也会允许一些必不可少的障碍出现。
障碍是为了测试我的热情和兴趣,为了向我印证它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但成长需要我和祂一起浇灌。
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小小的异象:
一片荒芜的田地中,一个戴着草笠的农夫,埋着头锄地。一垅一垅地开垦。
他细细地锄松土地,敲碎土块,然后用锄头勾出一道又一道田垅。他精心地插上幼小的绿秧,一排排地,柔弱地挺立在田垅上。
一段时间之后,一边是又干又硬的荒原,一边是湿润松软的田圃。
这就是放弃和耕耘的结果:泛白的荒芜与柔弱的希望。
种子早已预备好,开垦和栽种是农夫的本分。
拥有开始的信心,保持耕耘的兴趣,坚守等待的热情,收成就交给祂好了。
不问明天,明天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