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问我们问题该怎么办,分两种:
一、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问我们问题,我们需要倾听。孩子总是问同一个问题,往往都是因为你没有说到他心里去。
二、当孩子没有情绪的时候问我们问题,我们不要科普,需要回应,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
如果孩子反反复复问同一个问题,甚至你发脾气,他过会儿还问,那就说明你没有说到他心里去,你的回答不是他想听的。或者说他还有其他话要说,但是被你的回答给憋住了。
很多时候,孩子都不会直接说出他的情绪,而是会用问题的方式来问:
“妈妈,你为什么每天都得上班呢?”孩子真正表达的是希望妈妈多陪陪他,而不是想知道你到底为什么要上班,
所以我们倾听他:“你希望妈妈多陪陪你啊”
“对啊,为什么隔壁小明的妈妈不用上班你却天天要上班呢?”
“哦,你希望妈妈也能够像小明妈妈一样在家陪你。”
“嗯,我要妈妈陪我玩。”
这样孩子就不会再问了,因为他被你听见了。
不管是谁,如果他啰哩啰嗦,车轱辘话说过来说过去,往往是需要被听见,被肯定。
所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问的问题,切记不要回答,要倾听,要看见他的情绪,让他有机会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
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他像海绵一样,你给他什么,他吸收什么。
能够背下来知识不等于拥有智慧。七岁前孩子需要的是自由的玩耍,需要帮父母做事情,需要发展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大脑。过度的知识灌输其实是损害孩子的身心发展。教育孩子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揠苗助长。
孩子问的问题,他通常是有答案的。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说。
他问的时候就不要回答,要让他自己回答。
“对啊,为什么呢?”
“是啊,好奇怪!”
“嗯,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
“哎呀,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啊?”
你这样说就给了他机会自己回答问题。
如果孩子非缠着你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时候看年龄。
①如果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你说的他都能够理解,那你可以用简洁直观的语言告诉他是怎么回事,或者跟他一起去翻书查资料
2.若孩子还小,不能理解,你就回答得梦幻有趣些。
“我觉得月亮很淘气,有时候他想当足球,有时候他想当小船。你觉得呢?”(不要直接说因为什么,而是加了两个字“我猜”,你没有说一定是什么,这不是一个固定化的答案,这样就给了孩子他猜的机会。此外,我留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你觉得呢”,引发孩子自己来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为什么呀?”
他自己思索出来的答案比你教他的更能发展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不怕没有机会了解科普知识,在他的童年,我们更需要保护的是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孩子问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他有情绪的时候问的,一种是他没有情绪的时候问的。
有个学员问我:云香老师,我们孩子总是问我“妈妈,你最爱我还是最爱弟弟”。我跟她说“妈妈两个都爱,一样都是最爱”!
你明明反复保证你爱他了,他还是反复问呢?
如果孩子反反复复问同一个问题,甚至你发脾气,他过会儿还问,那就说明你没有说到他心里去,你的回答不是他想听的。或者说他还有其他话要说,但是被你的回答给憋住了。
▌一般孩子有两种情况下问这个问题:
一种是孩子很开心的时候问的“妈妈你爱我吗”,你说“爱,妈妈非常爱你”,他听完会非常开心,可能还会说我也最爱妈妈了。
还有一种是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问的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问的,“妈妈你爱我吗?”这个时候你说“爱,妈妈非常爱你呢”,就不是孩子想听到的了。孩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感受是什么?是不是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呢?
所以孩子在处在问题区,我们可以倾听孩子:你担心妈妈不爱你呀?
“对啊,为什么弟弟哭的时候你总是哄着他,我哭的时候,你就骂我?”
这样,孩子就把她心里积压的情绪说出来了。只有说出来,他才不会反复问。
很多时候,孩子都不会直接说出他的情绪,而是会用问题的方式来问:妈妈,你为什么每天都得上班呢?孩子真正表达的是什么?是希望妈妈多陪陪他,而不是想知道你到底为什么要上班。所以我们倾听他:你希望妈妈多陪陪你啊?
“对啊,为什么隔壁小明的妈妈不用上班你却天天要上班呢?”
“哦,你希望妈妈也能够像小明妈妈一样在家陪你。”
“嗯,我要妈妈陪我玩。”
这样孩子就不会再问了,因为他被你听见了。不管是谁,如果他啰里啰嗦,车轱辘话说过来说过去,往往是需要被听见,被肯定。可惜,我们经常一听就烦死了:别说了!都说几遍了?
最后两人吵起来,双方进入了问题区。
所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问的问题,切记不要回答,要倾听,要看见他的情绪,让他有机会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
第二种,孩子没有情绪的时候问的问题。
比如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你怎么回答呢?
常见的科普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部分太阳光,而没有挡住的太阳光就射向了月亮并被月亮反射,我们也就看到了不完整的月亮,这个时候就是弯的。当地球没有挡住太阳光,太阳光就照射到了整个月亮,也就是圆圆的月亮了。
听完我说这一段,你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烦?希望我赶紧闭嘴?你的感觉也有可能是孩子的感觉,他会觉得你好啰嗦,而且关键是他还听得似懂非懂。
所以他可能继续问:“地球为什么要在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呢?”孩子的问题通常都是一个接一个的。如果这样回答呢,就算你说到银河系去,他还是会继续问的。答案是有尽的,问题是无穷的。而且,总是这样回答你不累吗?不烦吗?
事实上,哪怕孩子没有情绪问的这类问题,也不是用来回答的,而是用来回应的。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不要科普。
第二,给孩子机会让他说出自己的答案。
作业:
1、你家是否有一个“为什么”宝宝呢?或者孩子是否会一直纠结一件事情呢?你是怎么处理的?
有一段时间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我会煞有其事的回答他,很少能问他开放性问题。前段时间,孩子的油条掉了,每次他一生气的时候就会提起这个事,现在看来,是当时积压的情绪没有释放掉,所以他反复提起。他希望被妈妈看见,需要被倾听。
2、你是一个允许孩子天马行空想象的妈妈,还是一个希望孩子一定要做“对”的妈妈呢?分享一下吧。
孩子的想象力确实非常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3、学习完这节课后,您打算怎么做?
以前自己在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处理得不好,限制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后,要多提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积极思考,而不是单纯给一个答案。不过娃现在大了,迷科普,遇到我不懂的问题时,我认真对待,和孩子一起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