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的这篇文章看完了好几天,一直想写却总是拖着。
最近这两天状态不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啊,一定要调整调整,暑假这样的作息时间哪里是续命的,反倒是更加要了老命呀。还记得伯伯说,年轻的时候呀,说事干或者忙,都要到一两点才睡觉,规劝自己不要这样子。学生时代相对好点,最近这两年状态越来越不好,尤其是放假,更加熬夜,又不是不天亮,天亮又没事干,何苦这样伤害自己,以后每天记录自己是否熬夜,可能的话,11点就睡觉,慢慢逼迫自己,加记录,看自己每个星期能有这样几天。
有时候有些事情必须要强迫自己。
7月16日,熬夜。
黄老师的这篇课文,很不一样,据说,黄老师的学习汇报课都很不一般,这里的非同一般不是为了非同一般而非同一般,而是黄老师深入研究后,根据内容进行的选择。以内容为自己的教学主阵地,才是正确的方向。文章的背后,一定可以深挖很多。
自己先读的原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课文很动人,是自己读后的第一感受,最后看王老师对这篇课文的定调是首先是情绪的感受。王老师把我有感觉的文章,用准备的字描绘出来了。这大概也是自己的差距吧。
首先散文的情动人,细腻,舒服。其实散文的描写很准备,语言抒发上用字词准确,经得起推敲。这点,黄玉峰老师的教学札记,就是最好的体现。
先管黄老师教学如何,单看他为这堂课的准备形成的札记,再到课后的反思,就已经觉得这是一位有自己想法的人,这样去备课和想法,是自己认可并且向往的。一篇好的文章后面,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最后回归到课堂本身,黄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很不一样,他用自己觉得符合这趟课想要传达的内容去选择了合理的教学手段。这点上自己有些地方觉得不错,有点地方觉得并不是那么好。
思考到这里,自己现在应该要转变思维,没有完美的课,只是我们在看待自己的课或者别人的课的时候,可以适当想想,如何让哪个环节,学生更好的习得语文能力或者知识,这样的想法去看课,听课,评课,而不是说这里不好,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简单的去想问题。这是一个方法有效性问题,而不是一个方法正确性问题,方法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只有有效和无效之分。
总之,王老师觉得黄老师是按教学内容有效实现这种用意,来选择调配教学方法的。
先内容,后方法,为内容,定方法。
这应该是自己该有的备课思路。
教学内容有理据,教学方法讲理据,是这堂课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堂课确实让自己觉得要好好学习,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对于鉴别好课,有一点点判断的能力,但是仍然非常不够,还有就是评课的功力就差更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