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寻事物背后的真相,不为表象所迷惑;
为了习得深入思考的能力,不为感觉所困住;
为了拥有客观理性的个性,不为感性所牵绊。
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我为什么需要学习逻辑、需要习得独立思考这门技艺的理由。
既然如此,为期15天的听课、打卡就要认真对待,不为作业而作业,而要力争通过每天的作业审视自己、纠正自己、把凭感觉行事的部分一点点剔除,让自己摆脱感觉的局限。不妨每天借着作业,问自己一句:今天,在某件小事上,我有超越感觉吗?
在社交学习环境中,有时难免盲目比较,看到优秀的作业下意识地自惭形秽、妄自菲薄,有时甚至生出抵抗情绪,这就是凭感觉走带来的负面作用,会让人错失一个个通过优秀作品学习的机会。
来分析分析自己这份感觉产生的来源。其原因正是在于不清楚「比较」的逻辑,胡乱比较而不自知引发的。事实上,被比较的双方应该满足两个最基本的基础条件:第一被比较双方应该属于同一范畴,第二被比较双方应该拥有相同的属性。拿这两个条件来衡量,我和践行群的其他战友,属于同一范畴,第一个条件满足;但是,我和那些优秀的战友明显不在同一个水平,也即,我们的基础不同,所以,我与他不具备相同的属性,因此,第二个条件不满足,所以,比较本不应该发生。如果非要比较也不是不可以,那就努力创造相同的属性,比如,想象自己几年后有了积累有了进步的样子,拿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他们做比较,如此这般,还会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负面情绪吗?
既然已经明白不在社交学习的环境中做不正确的比较,那么,接下来,为了能让自己尽可能多进步一些,就应该想想要怎么做了。不妨给自己提个要求:每日学习1-2份优秀作品,记录自己的收获。嘿,这个建议不错。至此,关于打卡,不妨给自己一个格式化的作业模板,每日完成这两项:
1.今日,在某件小事上,我有超越感觉吗?
2.今日,在优秀同学的作业中,我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