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亮点
1. 紧扣文本,聚焦人物描写
教师能够抓住《刷子李》一课的核心——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技艺的高超。例如,引导学生分析"黑衣白浆""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等语句,体会刷子李的自信与技艺的纯熟,符合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旧天津的"码头文化"和民间手艺人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刷子李的职业特点,增强课堂的代入感。部分学生模仿刷子李的动作,课堂氛围活跃。
3. 读写结合,落实语文要素
教师在分析完刷子李的技艺特点后,设计小练笔:"用细节描写一个身边有特长的人",既巩固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4. 问题驱动,启发思考
教师提问:"刷子李为什么非要穿黑衣刷墙?如果沾上白点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人物行为背后的性格特点(如自信、追求完美),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改进建议
1. 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固然值得赞叹,但可以进一步探讨: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是否也有压力?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匠人精神",避免单一化解读。
2. 文化背景的深入渗透
学生对"民间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可能缺乏认知,可补充冯骥才《俗世奇人》中其他人物(如"泥人张""快手刘")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手艺即尊严"的旧时代价值观。
3. 朗读指导的强化
文中刷子李刷墙的段落(如"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语言富有节奏感,可通过分组朗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语言之美。
4. 德育渗透的自然衔接
在赞叹刷子李的技艺时,可关联现实生活,讨论"专注做好一件事"的现代意义,如工匠精神、职业责任感等,避免说教,潜移默化中传递价值观。
三、综合评价
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紧扣"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单元要素,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参与度高。若能在文化背景的拓展和思维深度上稍作提升,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