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近来,好多孩子学习不在状态,上课的时候喜欢手里玩着东西,所以我毫不留情地给没收啦!我让他们读课文,他们也是应付,根本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自己当前要完成的一份“小事业”。因为要期中考试,我领着他们复习一下前面学的内容,读完第一课课文,我让他们随机写出文中提到的三个少数民族的名字,结果一多半的学生在那里抓耳挠腮,写不出来,有的孩子勉强写出来,也是错字现象严重;我找学生起来背课文,有的学生不是去认真听,思考一下自己起来背会是啥情况,而是盯着人家的错误发出怪笑。然后我把那个最爱笑话人的学生叫到讲台默写,默写第二课的作者(泰戈尔)和他的作品集(《新月集》),结果站到讲台发呆,半天没写出一个字,后来有同学提示了他,结果字不会写。所以看似孩子每天忙忙碌碌,很多时候是在假装学习,假装勤奋。
卞之琳有一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话非常精准地反映了目前班里孩子的学习状况。别人出了错,我去取笑人家;等着自己出了错,人家也会反过来取笑自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真成了“笑话人何时了”,感觉老是长不大,让人好笑又好气。做一个老师,真正累得不是教给孩子那点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唯有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让他们能够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他们才会走得坚定而长远。
有几个孩子上课玩东西,我让他们写写反思,想通过反思来警醒自己。结果有几个小家伙跟我扯皮,今天拖明天的,完全不当回事。我只好把他们请到办公室,看着他们写完为止。我这样做并不是抓住他们的错误不放,而是培养他们一种担当意识,犯了错误一定要有知错就改的好态度。严师出高徒,现在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是为了孩子未来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老师对孩子宽容,父母对孩子放纵,以后社会会教训孩子!有了管教,方知敬畏;有了敬畏,方知底线;有了底线,方知对错,教育从来不是放纵,而是约束。当一位严厉的老师在你身边,你行差踏错的每一步,都能有往回走的机会。对孩子最严的老师其实就是那位最爱孩子的老师。
这个周五期中考试是对半个学期学习成果的一个检测,家长更是充满着期待,也跟孩子套上紧箍咒一般,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就跟平常一样就好,不要弄得一家人都紧张兮兮的。期中考试前亲子沟通秘招:
1.只要今天的你超过昨天。
期中考试前,家长千万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比较”,它也有积极的一面。但如果真的要比,应该“自己跟自己比,这次跟上次比,现在跟之前比”,而不是跟别人比。只要这次比上次进步了,那就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一句话,会让孩子没有那么大压力,会心平气和地看待这场考试。
2.做好复习计划。
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计划,复习才有目的性。”比如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是否已经遗忘,巩固一下;要求默写的日积月累、古诗词必须熟练掌握;听写生字词,以及老师要求整理的多音字。而且制定计划后,家长还要做好监督人的责任,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表扬,没做好的地方要适当惩罚,并且找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重过程轻结果。
绝大多数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优异的好成绩。特别是期中考来临,家长更是希望孩子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时候,孩子的压力就会成倍增加,从而影响到考试发挥。其实聪明的家长,根本就不会特别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在意的是孩子努力的过程。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考试只是孩子的一个考验而已,是一个里程碑。可是孩子到底学到了多少,不单在考试里面表现出来,主要在他平时个人的表现。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同时也会存在短板。过分苛求高分数,只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所以在考前常对孩子说这句话,“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结果如何,爸爸妈妈都能接受”,会让孩子释放自己内心一直压抑的情绪,从而露出灿烂的笑容,自信心爆棚。
4.让孩子感知你的爱。
家长要经常跟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经常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永远爱你”。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也会让孩子更加自信,精神饱满地学习。有的孩子在作文中写到:我考试没有考好,回到家里得到的是“男女混合双打”;我考了个高分回家,一个响亮的吻“啪”的一下印在我的脸上,妈妈大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爸爸嘴巴是笑得合不拢。我不知道爸爸妈妈爱的是我还是分数?
孩子的成长并非只是分数的提升,还有心灵的成长与成熟孩子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和培育,把孩子每次问题的出现,都作为一个教育的机会,一个教育的资源,进行针对性的使教,才能使孩子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