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成为父母以后,我参加了很多亲子培训班,变着法儿的想去学习怎么教育一个好孩子。越学到后来越才发现,我这哪里是在学习教育孩子?我这根本就是在教育我自己。而通过这些课程,我逐渐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我发现,孩子,尤其是7岁以下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才真正是无条件的。
那天是工作日,我当天的工作状态不是很好,刚好又遇到了几件棘手的事情,处理的不顺。于是一天下来,感觉疲惫不说,还充满了挫败感。回到家里,大儿子淘淘(5岁)把玩具摆了一地,看到家里很乱的样子,我有些不耐烦的对他说,淘淘,你要自己把玩具收好。他貌似听懂答应了。吃完晚饭,快到睡觉时间了,所有的玩具还是摆了一地,淘淘自己又和弟弟去玩画画了,丝毫没有要收拾的样子。这时的我已经很累了,只想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可一想到还要给他们洗脸刷牙,哄他们睡觉,就觉得很不耐烦,再加上淘淘对我的几次提醒都无动于衷,我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着孩子爆发了。
我不仅对淘淘大声斥责训令,还粗暴的一把把他拉过来,推向那堆没有收拾好的玩具。孩子先是被我的大吼吓得无辜胆怯的瞅着我,后来被我一拉一推,小嘴一撇,一下子害怕委屈的哭出来了。听着孩子的哭声,我更加烦躁了,本身已经失控的情绪更加激化。于是我又更加大声的对他吼叫。。。
这是一次让我以后每次想起都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不已的时刻。数分钟后,看着大哭的孩子,突然地,我仿佛被电击了一下似的清醒过来,猛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恶劣程度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赶紧一下子把正在大哭的淘淘拉到自己的怀里,和他道歉,爸爸做错了,爸爸不应该大声吵吵和推你,对不起,儿子。
小小的他,一下子就从大哭的状态中平静下来,变为小声的抽泣。我又抱他在怀里,安抚了他几分钟才松开。
睡觉的时候,我照例给淘淘和弟弟讲完睡前故事,熄了灯,躺在他们身边。在昏黄的睡灯的灯光中,我看见淘淘睁着眼睛看着我,我又想起刚才的事,我对淘淘说,
爸爸今天对你凶是爸爸的不对,不是你的问题,是爸爸做错了,爸爸以后一定尽量不对你吵吵,如果以后爸爸没忍住,你记住,凡是爸爸对你大声嚷嚷,一定是爸爸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记住了吗?
淘淘看着我点点头。
我又说,今天是爸爸做错了,大人也会做错事,你能原谅爸爸吗?
这回,淘淘看着我的眼睛,很明显的比上次用力的点了点头,说,能!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什么触到了,鼻子有些酸,一把把淘淘抱在怀里,谢谢你,儿子。
我做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我把自己的情绪失控,发泄到了无辜的孩子身上,对孩子来说,来自于他们平时看的像天一样的父母的突如其来的吼叫和拉扯是那么的恐怖,当时他一定吓坏了,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才吓的大哭。而事后,当我请求孩子的原谅时,在经历了惊吓之后,他不假思索的给与了我他的谅解,不带丝毫条件。这,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爱,纯粹的像透明的水晶,不掺杂任何杂质。
成人之后,当我们的自我逐渐膨胀,谈到爱,我们都会多少给这个字眼有意无意的加上一些条件,比如
交换的爱,你爱我,所以我爱你;
限制的爱,因为你是我的亲人(爱人,父母,亲戚)或朋友,所以我爱你;
行为条件的爱,因为你做了这样或那样,所以我爱你;
物质条件的爱,因为你给了我这样或那样,所以我爱你;
外貌的爱,因为你长得好看(身材火辣),所以我爱你;
感觉的爱,因为你让我觉得有所归依,让我心灵平静,所以我爱你;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这时的爱,更多的源自于自我。爱,这个字眼,一下子承载了太多的负累,而变得与它的本质初心貌似神离,在变质的爱的背后,隐然看得见自我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皆被我们的大脑驱使,而忘记了心灵源处。
爱,变复杂了。
真正源自于心灵的纯粹的爱是简单的,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是不需要被证明的,是纯粹而广博的,是没有自我的。
爱,对成人来说,是需要用一辈子去实习和精进的;而爱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它就在哪儿,与生俱来,自然天成。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Morris Massey的说法,孩子在出生到7岁左右,是自我形成的期间。这时候,孩子的自我并没有完全成型,他们的行为模式的出发点大多基于和他们最亲近的人,也就是父母。所以这期间,孩子所展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各种美好,都不是基于自我的存在。相对来说,刚出生到两岁左右的孩子更是如同一张白纸,任周围的人和事在上面书写,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周围的影响完全敞开,毫无戒备。他们针对着父母的各种情绪和行为,自然形成了自己的各种应对策略。换句话说,孩子的行为是父母行为的折射。而正是在此期间,他们的与生俱来的无条件的爱被渐渐的染上了颜色。
所以,如果我们想学习真正的无条件的爱,最好的和最便捷的方式,不是去求助满天神佛,而是简单的观察未成年的孩子。透过他们那纯洁的心灵和清澈的眼神去观察这个世界和他人,去感受他们对父母的爱。因为,那种爱,不含杂质,是真正的“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