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诵读经典?怎样开展经典诵读?
我是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的,很幸运,我从河师大赵金红老师和深圳园岭小学的白皛老师的分享中,似乎懵懵懂懂地看到了经典诵读的方向。
12月15日,我们去河师大附小听课,一开始,六(一)班学生的精彩展示就把我们震撼了!孩子们居然会背那么多的古诗词,《琵琶行》、《出师表》、《行路难》等游刃有余;会用那么多种方式背诵古诗词,吟诵、打节拍、吟唱等等,真可谓是精彩纷呈。这么丰富多彩的汇报,根本就不像一个班能拿得出来的,下课,我专门问了学生,你们是一个班的学生吗?(因为有时候上汇报课,从别的班临时借好学生的现象也是有的。)孩子回答说,是一个班的,这些诗词他们都会。后来,赵老师也自信地说,孩子们汇报的只是冰山一角,他们会背还有更多,由于时间关系,他们删减的好多,而且,每一首古诗词,每一个孩子都会背!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六年时间,孩子们几乎背完了初高中在内的所有必背古诗词,可想而知,这些孩子们上了初高中会多么轻松。我们惊讶于孩子怎么能背这么多,赵老师却说,他们背经典很简单,就是,读读读,背背背,而且都是在学校里进行,没有占用课余时间。
他们的做法是:
1.时间
每天晨读15分钟,每周一小结,小组内展示。
2.方法
不求甚解,熟读成诵。不检查,熟读成诵,由难到易,初高中经典一网打尽。
说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坚持。水滴石穿的道理都懂,集腋成裘的故事也都明白,经典诵读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积累,日积月累。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几年了,我们校长每天中午坚持带领全校学生诵读经典,读过《弟子规》、《治家格言》、《论语》等。后来,很多孩子都会背了。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坚持下去,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收获更多。
白皛老师的分享让我明白了,经典诵读,不仅要读,还要写。我们阅读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表达是最终的方向,创作是最终的目的。以写作为本位的教学方式是白皛老师的教育理念,所以他的教学很简单就是读和写。他以诗歌教学为抓手,读诗,写诗,让孩子们在诗歌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这样的课堂听着就特别美好,做白皛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白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许多他班孩子做的诗,不仅充满趣味,而且符合诗的格律,真是难能可贵。可见,他的教学是有效果的,而且据他说,他教的孩子语文都特别好,这个我相信,会写的孩子语文水平肯定会不错。白老师教了一些教孩子们读诗写诗的方法,虽然只是简单介绍,也令人矛舍顿开。
教学中,我们似乎都很忙,忙着教生字,讲课文,做练习题,写作文,为了考出好成绩,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我们学生却成绩平平。为了教学而教学是辛苦的,也是事倍功半的。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白老师那样直达教学目标,为了写而教,为了写而读呢?把教学简单化,就是读和写呢?或许可以试试。
印第安人有句话:“别走的太快,等一等灵魂。”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急,慢慢地读,认真地写,用心体会我们民族经典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