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曾写作了,最近因得些事由,不得不再次提笔写作,却胸中无半点墨,不得不求于外力帮助,于是,便与文心先生相识了。
文心先生是位写作的先生。
初见那日,日光很好。文心先生穿着一件干净的白缎镶绛色边的长衫,周身散发着亲切,让人不自主地便想亲近。
(一)写作是什么?为什么写作?
简短寒喧后,文心先生便问我:“你认为的写作是什么?”
“写作就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呗!”
文心先生又问道:“那你为什么写作?”
我想了想答到:“就是为了写‘大事情’呗,或者就是为了写而写呗。”
文心先生摇摇头,提笔写下——
写作是生活,不是生活的点缀。
文心先生见我有些糊涂,便解释到:“之所以说写作是生活,那是由于,有时虽然没有实际的需要,但也应该试着记录生活。随时的记录,随时的获取。而不是在用时方手忙脚乱的现找。”
我恍然大悟。这说的不就是现在的我吗?
之前总觉得写作就是要写“大事情”,“大事情”才是写作的素材,才会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其实不然,没有做好日常的积累,就算真的有“大事情”发生,怕是能写出来的也只有“大事情”本身,而并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事必也不能引起关注,也不会达到预期想达到的效果,这样的话,根本也不能称其为写作了。
“写作是生活,那也可以说我们写作的目的是生活喽?”我又问。
文心先生笑着说道:“可以这么说。”
“有一种意见,要让大众知晓,我们就把它写成文字;这比一个一个去告诉他们便当得多。
经历了一些事情,看到了一些东西,感受到了一些情绪,要把它记录下来。
有时心里欢喜,有时心里愁苦,就想有个发泄的出口,写下后,欢喜好像更欢喜了,愁苦却似乎渐减淡了。”
文心先生停了停,又说道:“在这些情形之下,我们就得提起笔来写作。”
原来如此,之前遇到事情,或是想表达一些意见的时候,总是说也说不出,说出却也没条理,其实是应该写下来的。这样,说不出的可以写出,没条理的也可以很有秩序,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就是文心先生教我的写作第一课——把写作当成生活中的一个项目,当有任何的表达的想法时,就请开始写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