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
南京因风水而起,还处处显现风水。
从大格局来说,南京东接富庶长三角,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接江淮平原,为“东南门户、南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京城北依长江天堑,地势险要“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城东钟山若长龙蟠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乃“帝王之宅”,因此为六朝古都。
在历史上,南京作为都城,多是在北方汉民族南迁、经济重心转移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三国、晋、南北朝时期)。后随着农耕技术的提高、文明区域的扩大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壮大,南京的地理格局明显就偏弱了,所以再也没有长期做过都城。
在南京玩,坐地铁感觉特别方便。因为景点经常会团聚在一块儿,并且不同区域之间好似有根线串联。我琢磨这应该也是风水起作用。
文化
南京人基本没有什么口音,亲和力很强。这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南北、东西文化都在这里交汇,也造就了南京多样、自由的文化氛围。
在南京很难说自己是一个文化人,因为在公园和公交车站都能听到小朋友在有板有眼地演讲,景区里到处有楹联题字,地名也透露着一股文人气,在秦淮河畔,恨不得一个巷口、一座桥都有照应的诗句。
南京很不避讳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比如孙中山临时总统府本身是文艺复兴式,运用了大量古罗马建筑风格元素,主打颜色是米黄色;背后是一个明清时期的园林,主打绿色;建筑前的院子两侧,是皖南徽派建筑的样式,但院子本身又像是中规中矩的四合院,主打灰白色;再往前又是明清的宫殿式老建筑,主打红色。
近代中国被打开国门就是从南京开始的,她承受了太多文化的冲击和战火的洗礼。虽说是古都,但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却不多,所以看到古城墙时我特别感动:城墙像搭了一个戏台,供各方势力登场,唱罢后又迅速离场,但戏台屹立。
没落
南京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作为“前朝”的首都,虽处处能看到细致讲究的民国建筑,及其透露出来的民国风,但是“当朝”必然不会张扬“前朝”的文化,只允许作为复古风潮存在。
而南京这座城市,也一直在压抑中存在着:经济已远远不如上海有份量;虽坐拥很多高校,但科技影响力又落后于杭州;虽为省会,但南京在江苏的地位并不“独尊”苏锡常又分走了大量的制造能力和文化魅力。
在南京很多传统景点附近,复制了大量外地的文创园、文化街和商城,传统景点成了购物的幌子和名头。让我最受不了的是那些仿古建筑,不仅没有习得古建筑精髓,还做工粗糙,让人不想再看。
好在南京的底蕴足够厚实,连路边的梧桐树都在诉说历史,有很多传统的人文精神还在,再加上山好水美人温柔,是一座很爱的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