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启动了线上《教师第一助推力》学习,认真听了张文质老师的录播课《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我非常赞同张老师的育儿理念。
一、父母所有努力的目的都体现在“生命第一”的理念上。
张老师说:“活着就是幸福与希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麻烦,都不伤害与蔑视孩子的生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身后。”
每年我们从新闻报道中都会听到青少年、甚至国内一流名牌大学的学生跳楼自杀的新闻。在我自己的周围也听到过,一个高二的学生因为周末父母强行要求去外地给老人过寿,结果作业没有完成,周一留下来补作业,给老师交作业的时候情绪激动,说着说着竟然真的拉开门一路小跑从六楼跳下去了。所幸的是在往下跳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下意识地双手抱头,身体碰到了大楼外墙上的装饰条以及地面上安装的残疾人的扶梯栏杆,进行了缓冲,保住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事后父亲很生气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义愤填膺地说:“冲动,如果你们再不停地唠叨我,我还要跳。”这样的话我想这个孩子在父母面前一定不止说过一两次,然而他的父母全然没有意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没有跟老师沟通过,也没有带孩子去看过心理医生。
作为父母,我们非常清楚孩子的生命是在没有跟孩子商量的情况下,父母单方面做主把他们带上这个世界上的。在孕育这个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作为父母感到幸福、感到未来的希望。出生后到孩子上小学之前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每个孩子都是非常可爱非常讨人喜爱的。那么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中会出现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呢?关键的问题在于父母,因为“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造就的。”“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父母没有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习育儿、没有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没有进行科学的养育,而是仅凭着自己的经验或是他人例子任性地教育他们。
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说或是做伤及孩子生命的话和事。从幼儿期,父母应该满足孩子对生命的好奇,进而教育孩子敬畏生命。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生命是第一”的育人理念。
二、“生命第一”的理念要体现在父母的行动之中。
张老师说多数的父母都有“生命第一”的意识,但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中。该如何落实在行动中呢,张老师列出了如下几条:1.陪伴:没有陪伴,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督促:管教从严,温和而又严格。3.帮助:人成为人,是艰难的成长过程。4.鼓励:孩子的勇气来自父母的鼓励,鼓励就是生命的方式。5.梦想:孩子的梦想是一个家庭共同的事业。
这里我谈谈自己儿子成长过程中特别让我值得的反思的两点,一是鼓励,二是梦想。我和先生对儿子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中经常充斥着批评和指责,非常吝啬我们对他的鼓励和肯定。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前没有学过拼音,我本以为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拼音教学,没想到,我大错而特错了。儿子进入小学后,班级里多数的孩子已经在机构或是在家里学过拼音,语文老师对拼音的教学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结果我家儿子每天回到家中,拼音教学成了我的任务。那时的我带高三毕业班,又是班主任,虽然自己是教师,但是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没有看书学习过,所以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缺乏耐心。我对待儿子的态度简单粗暴,现在想来后悔不已。儿子声母和韵母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拼不出来,我时常是火冒三丈、大呼小叫,弄得他无所适从。如果当时我首先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体会儿子的感受和需要,及时地给与他一定的鼓励和肯定,那样的话会很快地帮他度过艰难的第一个月。
另一个是关于孩子的梦想。直到今日让感到我痛心的事是没有把儿子小时的梦想看做是一个家庭共同的事业。儿子从小喜欢汽车、喜欢绘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周末去老师家学画画,三年级画的一幅画我专门花钱给他做了镜框裱起来了,小学美术老师写给他的评语是‘期待他成为神十的总设计师’。他初中坚持了两年绘画,后来忙于学习放弃了。高一时,我建议他利用周末拾起绘画,他觉得没时间,就此中止了。在他就读高中初期我没有认真详细地了解美术艺考的政策,而是凭着自己在普高当老师的狭隘经验认为,参加艺考的多数考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薄弱,为了考上大学不得不选择艺考,并且学美术需要化不少钱,专业考试前得放弃文化课参加集训。所以我不同意他选择艺考,平时刻意不提这方面的事。等到高三,他自己了解到,不少重点大学的设计专业都需要美术考生,他责备我没有正确地指导他。我还强词夺理狡辩怨他高一不听我,他生气地反驳说如果知道他喜欢的设计专业是美术艺考,他一定不会放弃。
儿子大学学的专业是数控自动化,而他选择的职业却是他儿时喜欢的与汽车相关的行业,为此我一直都在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
身为父母,一定要把“生命第一”的理念充分地体现在张老师提到父母需要做的6个行动中。
三、父母需要再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如果父母想培养出身心健康、性格阳光、沟通能力强的孩子,请听从张老师的建议:父母必须为了孩子重新规划生活与人生愿景;做父母是一生的事业,需要父母终生学习。同时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在成长,父母的视野、父母的素养、父母的沟通能力、父母的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都在不断地提高。父母在身体力行地为孩子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同时平等、尊重、亲密的家庭氛围更是促进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的茁壮成长,父母自然会从孩子那里汲取前进的动力,不经意中自己成为了优秀的父母。因此,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互利互助,彼此成为更喜欢的自己,这是教育最美好的样子,这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我听了张老师的第一节录屏课,感触很多,真心希望更多的父母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张文质老师的家庭教育学习中,希望更多的家庭受益,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