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这方面,我跟K基本上是求同存异的。我固然是喜欢纯民乐或中国风的歌曲,也对摇滚民歌着迷。而K呢,基本就是活在古代一般,自身吹笛箫拨弄琴筝,也就专注此类音乐多些,对当下流行摇滚乐,基本脱节。
所以,经常,我在家里车上播放五月天的歌时,K只能静静保持聆听。有回在车上,K又主动要求我放点音乐,还是五月天啊。作为歌迷,我必须跟着哼哼唱唱,乐此不疲,无暇顾及一旁的K是否同样享受。
啊、、那个……反正他一贯好脾气的没有让我禁播,就权当他是默喜了吧。
当歌曲播放到“啦啦啦啦”的时候,K终于合上节拍开口跟唱起来——其实,听了那么多遍,旋律早就记住,只欠歌词了。一时唱开心了,就煞有介事的跟我讲道理,大概的意思是:
你看,M,古来民间弥久流传的歌,都是旋律单纯易懂、歌词简单上口的,比如“啦啦啦”。你可能记不全歌词,但用“啦啦啦”哼唱出来的旋律能让你马上联想到有这么一首歌,从而及人及事。从通俗的实际意义上来说,当一个男孩子陪着女朋友去看一场他根本不熟悉的歌手演唱会,如果能有这么一首“啦啦啦”的歌,且不说歌手能带动现场大合唱,也能使得这样一个啥都不懂的男孩子融入其中氛围,消除陌生感,重要的是能与喜欢的姑娘互动上。
说的好有道理,其实就是记不住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