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六十年代初期,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阅读的,从小到大也不曾记得有过什么好的作文被老师表扬过,只记得长大后母亲给我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书,那时候好像最流行的就是杂志,而《收获、十月、当代、小说界》等双月刋则是我的最爱,每夲一元。
那时候的我看书很盲目,也正应了那句俗语:"会看的人看门楼角道,不会看的人看红火热闹",我可能就属于看红火热闹的人,每一夲书,捡自己想看的看看,认为不好的浏览一下就放过,当然平时也借阅的看,这就是年轻时候的我,一个懵懂无知的女孩。
婚后,一手忙工作一手忙家务,因为那时条件所限,家中所有的事都要自己躬身亲为,正经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也许是职业的便利,给了我许多方便,每天早上一上班,便是我翻阅报纸的时候,报纸上的副刋是我浏览最多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小说有散文还有诗歌等,我阅读也比较随意,五花八门,逮着什么看什么,不求名篇名著,唯求赏心悦目,虽然读的杂乱无章,但却在忙绿中感受到些许的轻松快乐。
那时候的我,很像书中所说的读书有两难,"一是时间少,社会生活节奏快,读书时间有限,而天下图书太多,书海茫茫,就有望`书'兴叹的感叹,二是书贵,虽有博览群书、痛饮书海的豪情,却时有囊中羞涩的感叹,于是取众书之上品,采百花之精华,便是读书人的普遍愿望"。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
工作几年后,相对成熟的我,有段时间,特别有一种想写想抒发的欲望,虽说我不是专业学校毕业,可在单位接触到的专业知识久了,多少也知道了一些,于是我便试着写一些与职业相关的信息,投到单位所属的地级刋物上,不想还真中了,还被推荐到省级,高兴的我像裹了蜜一样甜,偷着乐了几天,要知道这是有奖金的。可这种好事并不常有,毕尽我没有写作天赋,没有专业知识,文字不能信手拈来,但多多少少也给了我动力,以后的日子里,管它中不中我也一样辛勤耕耘,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有那么两次,一次是我所属的地区撤地建市,要求各单位像政治任务一样去踢稿,我作为单位的信息骨干,被领导首肯去完成,于是我写了两首以赞美故乡、赞美专业的诗交上去,几个月后早己忘了这码事的我,突然收到了40元汇款和一夲撤地建市的专刋,我的两篇全在其中;还有一次是全国水利普查,我所在的省也进行专业征文,于是我把自己平时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按征文要求用心的倾注笔端,写了两篇全部命中,被登在同一期专刊上,这次虽说没得一文稿费,但单位给了我上千元的奖金。
如今赋闲在家的我,受各种微信公众美文影响,到让我读了不少书,虽说都是电子书,但名作不少,有莫言的、余秋兩的、张抗抗的、于丹的等等吧,受益不浅。微信上有一句话这样说,“有人在微信上聊天,有人在学习、成长”,我可以说就是学习和成长之人,我喜欢阅读,更喜欢用文字成就更好的自己,我要将这种喜爱进行到底,我要向一位文友写的那样,“让浅薄的日子也开出花来,不管牡丹还是芍药,那怕是狗尾巴花也行”,最起码心有所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