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是过新年的重要礼仪,它使新年充满仪式感。现在虽然不再需要三拜九叩,但一年到头了,去亲戚家坐坐,说说话是很必要的。
通过去拜年你会知道家家有本自己的经。大年初一我就随娃爸去他亲戚家拜年,感受每一家的悲欢离合。
1、
先去的是娃爸奶奶家。老奶奶八十多岁了,是一个离休干部。
当年她作为一个北京人安家落户在德州,中年守寡,没有亲戚帮衬,自己拉扯四个儿子,给儿子娶妻成家,四个儿媳妇各有各的脾气,权衡与四个儿媳妇的关系。还要忙于街道办的工作,其中各种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而且据我婆婆说,老奶奶守寡以后追求她的人也不少,但老太太为了四个儿子不受委屈,统统拒绝,再也没有续弦。
就算这样,老爷爷老家的侄子当年来我们这讨生活,她还尽力帮衬,每个月都挤出些钱给他们维持生计,老奶奶说自己家能吃上饭,就不能看着他们挨饿啊。现在那些侄子们过得很好了,对老奶奶都心怀感恩。
据说老奶奶年轻的时候做事果断且口才极佳,一般人说不过她。处理街坊间的矛盾,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干净利索,准能把矛盾纷纷化解。
这些年老奶奶一直和二儿子家过。二儿媳妇随和厚道,老太太和二儿媳妇最对脾气,也最疼二儿子家的孙女。现在老太太不能自理了,平常也是老二家照顾,只有生病住院了,其余儿子轮流陪护。
往年老奶奶能自理时,我们一大家都去她家过年,热热闹闹。今年老奶奶基本卧床不起,心脏不好,怕吵,说几句话就觉得很累。
再者二儿子的女儿和不足一周岁的外孙女也在家过,九十坪的房子再多人就显得拥挤了。所以老奶奶让儿子们各自在自己家过年,给了每家五百大洋去吃年夜饭。
老太太对物质的要求很低,她的工资更本花不了。每年冬天送暖的时候也会给每个儿子一些取暖费。
前几年老爷爷在老家的几个兄弟因为沿海要开发的祖房闹矛盾,让老奶奶也参与一起平分祖宅,老奶奶谢绝了。老奶奶说她自己不需要,儿孙也自有儿孙福,自己不会为他们去争夺财产。
我第一次见老太太的时候,她已是耄耋之年,满头银发,满脸皱纹,已没有了当年的英姿和锋芒,有的只是岁月沉淀下的睿智和慈祥。
第一次见面她给我包了个大红包,告诉我说:“两个人结婚过日子,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俩一心一意就什么都不用怕。”
第一次见她,我就觉得老太太是个谈吐不凡的人,她做事亦非常周全。
我和先生结婚后,过年她会给这个孙媳妇红包,她的那些孙子孙女已经成年是没有份的。后来我有了孩子,每年都给孩子红包。
平时我看孩子,如果在街上碰到她,她都会给我家孩子买一堆零食。我公公去看她,也总会带回零食,是老奶奶让捎给我孩子的。
相反我们年轻辈的因为忙于工作和孩子,往往很少想着她。有一次过年,我想起她的种种好,花了不到二百块钱,给她买了个外套。
老太太执意不要,说她又不出门,有几件衣服替换穿就可以了,非要我退回去。我说是我的一番心意,老奶奶才收下。
但过了没有多长时间,我公公去看望他回来,给了我二百块钱,说是老奶奶让拿着给我孩子买衣服的。
我终于明白认识的人为什么都敬佩老奶奶了。因为她一直以来,都不占任何人的一丝一毫的便宜。从物质匮乏的过去坚守到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一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我们年前二十九的时候去看望她,她有点糊涂了,以为是大年初一了,非要给我家孩子压岁钱。
我们再三强调那天不是初一,她才明白。因为行动不便,很多时候需要拉尿在卧室了。曾经很爱干净的老太太,屋子里也有点难闻的气味了。
初一上午给老奶奶拜年,她还在床上躺着,见我们去了,要起床,我家宝爸赶忙把她搀扶起来。她见了我们很高兴,和我家小宝说话。
小宝害羞地一句不说,紧紧偎依在我怀里,不过很喜欢老奶奶给的红包,虽然他还没有钱的概念。
我家孩子和二大爷的外孙女,都是老奶奶重孙辈了,她一辈子风风雨雨,现在已活过了人生的绝大多数岁月了。我希望老奶奶能长命百岁。
2、
第二家,我们去的是宝爸的大爷家。一进门,我闻到屋里的空气并不好闻。
大娘笑着说:“你们来的正是时候,你大爷刚上完厕所,这个厕所上了一个多小时,早一点我也没有时间给你开门。
大爷坐在轮椅上冲我们笑,有时候我觉得他笑起来的表情和哭一样。其实他根本认不出我们了。他可能只认识大娘和他的女儿。
有个古语叫做乐极生悲,用在他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当年大爷从公安系统内退,女儿毕业进入公安系统工作。可谓双喜临门。
为了庆祝女儿参加工作,大爷请朋友们一起吃饭,结果喝多了酒,回家的路上骑电动车撞马路边了,直接昏迷。
在医院昏迷了三个多月,可谓九死一生,终于在死神手里夺回了一条命。
但生活再不能自理,饥饱不知,拉尿不晓,亲人不识,一天24小时离不开人照顾。
女儿要工作,要照顾孩子,重任就落到了瘦小大娘身上。天天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大爷,曾经心高气傲的大娘变得随和内敛。
大娘笑着说:“这样也好,他天天守在我身边,再也不打麻将去了,当年因为你大爷下了班整天打麻将不着家,我们都要离婚了。
是的,自此他俩形影相守。但身高一米六比较瘦弱的大娘一人照顾一米八多一百八十多斤的大爷,生活的各种不便,面对一个不能正常交流的病人,心灵的孤苦,也只有大娘一个人知道。
谈话中,大娘没有对生活的抱怨,说她自己起码不用上班,不用像我们一样为了单位上的人和事费心。只是不能帮女儿看孩子,心中非常挂念。
原来生活是磨练一个人心性最好的东西。
3、
第三站去的是宝爸大姨家。
大姨一个人在家。她腿脚不行,半年前摔坏了股骨头,换了人工的。又得过两次脑梗,幸亏治疗及时,但也腿脚不灵便,腰还疼,根本走不几步路。
她说当年是家里的老大,小小年纪,挑水担面什么力气活都干,结果落下一身病。
现在知道生病难受了,也想开了,前几年还光想着为儿女存钱,舍不得吃舍不得花,现在知道了,什么都没有自己身体重要。人也得未自己活。
生活会使每一个人成为智者。
4、
再一站去的宝爸四姨家。四姨家儿子已经三十岁了,未婚,北漂一族。我去的时候,两人正因为开不开窗户闹矛盾,相互指责毛病多。
儿子闲屋里热,要把窗户开一条缝,当妈的腿有风湿,嫌开窗有风,非要关上,儿子让妈妈冷多穿件衣服,当妈的让儿子少穿点,互不相让。
这可能只是日常他们争执的一个缩影,后来宝爸姨家儿子对我妈说:“我和我妈是相见不如怀念。”
其实他们不见面时确实非常关心和挂念对方,但一见面就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
两人既有时代不同的碰撞,也有性格的迥异。老一代固执守旧,几十年习性再难改,年轻的个性张扬,坚持己见。
也许只有当儿子为人父母了,才会体会到父母的恩情,才会知道体谅父母,才会真正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中的恨天之憾和无边愧疚。
生活会教会我们很多,会使我们不断成熟。
5、
最后去的是宝爸四叔家。四叔四婶都是体面人,爱热闹,一生顺顺当当。但长大儿子却成了他们心头的一道暗伤。
儿子都三十好几了,就是不找对象,天天光想着和一群“狐朋狗友”去打游戏,下了班家都不回,一玩就到了十一二点。四婶和四叔干着急没有办法。
后来也想开了,孩子反正都成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了,当家长也不能永远管啊,一切顺其自然吧。
生活教会人们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周围的人事和解。
6、
托翁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其实每个家庭都有喜怒哀乐组成,都有其开心和不幸,开心的原因可能想通之处,不幸却千差万别。
但无论如何,我从身边的小人物身上看出他们对命运的不屈,对苦难的坚忍,对生活的乐观,对美好的执着。不论如何他们都在努力地生活。他们只是亿万普通人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