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广州,如果只给一天时间,你选择去哪儿?
我选择了越秀公园和黄埔军校。
越秀公园
旅馆所在的盘福路,通向越秀公园。早晨早起,简单吃了口自带的干粮,就打起背包退了房。我的计划是看完越秀公园,乘地铁直奔黄埔军校,中午不休息了。沿着盘福路一直走上去,过了解放路口,就到了越秀公园西门。大门开在越秀山脚的斜坡上,简洁朴素,不事张扬。在大门外排队接受体温检查时,悦耳的鸟鸣声从院内传来,清脆嘹亮,令人按捺不住地怦然心动了。
进门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两侧树木参天,青翠欲滴。未见其面,先闻其声,那些鸟儿们,就是在这些树上卖弄着它们婉转的歌喉。这里地处亚热带,植物与北方截然不同。高大的乔木以羊蹄甲、木棉、榕树、椰子树居多,低矮的植物以凤仙花、紫背竹芋、艳山姜、朱蕉、黄婵等为主,这些奇花异木,在北方是看不到的。公园里有人在晨练,老人居多。他们的伴行音乐,岭南风味十足,曲调婉转的粤语歌曲、低吟慢板的粤剧唱腔,汇合到鸟语花香之中,简直是天籁之音。
越秀公园又称越秀山,早在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成为登临游憩胜地。后来曾经建过观音阁,所以又叫观音山。自元朝以来,历朝的“羊城八景”,越秀山均得以入列。但在清朝以前,这里一直是历代官家的禁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常在越秀山读书治事,在192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下令把越秀山辟为公园。1925年,广州市政府令工商局将越秀山筹建为孙总理纪念园。1926年,广州市民自动发起公园游艺会,筹款建公园。同年12月,越秀公园举行开放典礼。建国后,从1950年开始,广州市政府组织群众,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越秀山名胜古迹实施开发和维修,同时全面整顿绿化。自此,越秀公园成为广州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观赏公园。
在国内,越秀公园是屈指可数的名园,我是心怀崇敬以朝圣的姿态来此瞻仰的。这里有中山先生纪念碑、纪念堂,以及中山先生的遗迹,还有名扬中外的五羊雕塑。假如要了解广州的前世今生,选择越秀公园是再合适不过了。
进西门不远,路旁出现一个小广场。广场四周各色花卉与树木高低搭配,一直铺排到后面的小山上。广场边上的引导图显示,五羊雕塑就在后面小山顶。刚下过雨,花草树木都在嘀嗒着水珠,湿润的空气里,鸟儿的歌声分奏和鸣,令人心情愈发愉悦。缓缓拾级而上,感觉脚步从未有过的轻松。转过一道弯,一抬头,就见一只白色的山羊傲然俯视下来。这就是传说里的五羊雕塑了。快步登阶上去,雕塑全部展现在眼前。这是一组有故事的雕塑:一只大羊口衔稻穗,犄角雄奇,昂首挺胸,器宇轩昂,雄立中央;四只小羊姿态各异,环立脚下。大羊似是母亲,抑或是父亲,尽显慈祥。其高昂的头颅又是威严的,不可侵犯的。小羊们无忧无虑,懵懂可爱,分明是幸福家庭的萌宠宝宝。急不可待地绕雕塑转了一圈,各个角度拍了照片之后,感觉再不会失去什么了,才开始仔细阅读有关介绍。这个五羊雕塑,来自一个民间故事,被用作广州城的标志。世界上很少有哪座城市象广州这样,用羊的形象作为标志,因为看起来,它们似乎太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但是,它却表现了大爱,慈祥。或许正因为有这种精神,广州城才会海纳百川,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
告别五羊,沿着曲曲弯弯的甬路,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花草树木总在不断地变化着。清新的空气里,被雨水清洗的干干净净的叶子上泛着银光。看过了高大的镇海楼、精巧的牌坊、历尽沧桑的古城墙,一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些建筑古迹,无一不是广州历史的见证。
古迹很多,不光有建筑,还有众多参天古木。200年的木棉、300年的榕树,比比皆是,感觉它们就是这山上的神,人在它们面前生命短暂而卑微的如同蝼蚁。其实,与建筑相比,古树给人的历史感更强烈、更真实。想想近年来,许多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投入巨大资金建设各种仿冒的古城古街,且不说仿的不伦不类,即使确以古法营建的,也难以营造出真正的古味。以前有一句打油诗,“树小墙新画不古,一看就是内务府”,是用来讽刺暴发户的。当今一些急功近利者,能在短时间里制造出一点点历史风貌,如同爆发的内务府,但是其文化底蕴,往往被树木揭露的一览无余。不管建筑怎么仿,几百年的树木是仿不出来的。越秀山的真实,就在于有这些古树为证,建筑也就有了故事。
中山纪念碑在公园南门附近,建在山顶,与之对望的是山脚的中山纪念堂。这一组建筑都是民国时期建设的。纪念碑高大巍峨,矗立在山顶碑座上,呈向上收缩状,设计上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纪念碑上,镌刻有中山先生的总理遗嘱。其谆谆教诲,仿佛萦绕在耳。然而想想先生的身后事,又不免令人叹息。尤其遗嘱起草人,不仅是背叛中山先生,背叛革命,甚至于投敌叛国,成为汉奸,令人不齿。先生说,知难行易。确实,成事不易,其知也难,其行更难啊。
走到纪念碑下,遇到一群老男人聚集在一起,谈笑风生,声若洪钟,气氛热烈。仔细听了一会儿,口音里不全是广东话,有些句子能听懂。从内容分析,大约这是一群退休的老兵,在此相聚。
纪念碑南侧,一条长长的阶梯甬路,直通到山脚的纪念堂。甬路被两旁巨大的榕树、木棉树掩映着,如同天梯。古之楚庭和佛山两座牌坊分别是明清建筑,都是广州的先贤留下的遗迹,很小巧,却有故事。让我最动心的,是牌坊下方,孙中山先生读书治事处。当年,孙先生居于此,是有一座粤秀楼的。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背叛革命,炮轰粤秀楼,孙先生险遭不测。幸而有卫士拼死相救,才得以脱险。可惜一座好好的粤秀楼,遭此劫难,墙倒屋塌,毁于炮火。其后,遗址上没有恢复建筑,而是竖立起一座纪念碑,以纪念这一事件中的诸多勇士。我在此绕拜三匝,拍照留念,感怀良久。周边的几棵大榕树,枝繁叶茂,须根如瀑,已有200多年的树龄了。其实,它们才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中山纪念堂
阶梯甬道尽头,出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在公园南门外,隔着一条马路。纪念堂建筑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屋顶采用罕见的蓝色琉璃瓦覆盖,总体结构上,上圆下方,顶部外观又做了修饰,呈八角攒尖顶。如此设计,建筑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青天在上,天圆地方,四面八方,四海归心。纪念堂周围一圈广场,绿地环绕。正门开在北面马路边,是个歇山顶的两层门楼。纪念堂正立面,是个重檐歇山顶的大门脸,也采用了蓝色琉璃瓦。东西两侧,各有一棵高大的百年树龄的木棉树,拱卫着纪念堂。进北门,一尊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映入眼帘。孙先生西装革履,轻扶手杖,挺立在高台上。人像采用了典型的西方雕塑手法,很写实。雕像下方的铭文,也是总理遗嘱。
此时,天一直阴着,偶尔有雨滴飘落在脸上。在院子里转了半圈,感觉雨丝稠密了,赶紧往纪念堂里面跑。
民国时期的建筑看过不少了。说实话,设计上在中西结合方面确实动了一些脑筋。尽管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建筑怪怪的,不土不洋。但在当初,这无疑是大胆的探索。比如蓝色琉璃瓦,让我想起前几年去南京拜谒中山陵时,也曾经被建筑上的大片蓝色琉璃瓦弄到莫名其妙,现在看来,这是国民党的标志性颜色吧。开创一种规制是不容易的,尤其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经过检验登记,进入纪念堂内部。内部主体是一个圆形的大厅,座区分成两层,顶部是一个巨大的穹顶。不知道还是不是以前的老样子,但是看起来装潢非常考究,连楼梯、栏杆、窗口、顶棚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走廊里,有纪念堂从设计到建设全过程的图文介绍,以及相关人物的介绍,都极其详尽。细细看下来,仿佛一本民国史画册。沿着楼梯,穿越上上下下的走廊,体会从不同的门进入大厅又从不同的门走出来的感觉,细细品味它的装潢之美,为它的设计魅力所折服,久久不忍离去。
直到走累了,也看倦了,才注意到时间已近中午,在恋恋不舍中决意离开。
黄埔军校
向往走进黄埔军校,是每个男儿的梦。黄埔军校代表着责任与担当、热血与激情。想想,如此充满男儿豪情与家国情怀的神圣之地,第一次来广州,怎能不去参拜呢。
从中山纪念堂乘地铁2号线,在广州火车站换乘5号线到鱼珠站下车,再搭乘摩的才能到达珠江边的轮渡码头。在码头登上轮渡船,又要20分钟方可到达黄埔军校所在的长洲岛。
长洲岛是珠江的江心洲,面积有几平方公里的样子,岛上不光有黄埔军校,还有大量的居民。沿着窄窄的街道步行,遇到来来往往都是游客。这里的商业氛围很淡,其他景区沿街开门店的景象,在这里是看不到的。似乎这里的居民只会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不想经商。沿着弯弯曲曲的街道一路过去,在靠近黄埔军校的转角处,才出现了卖水果和纪念品的摊贩。听口音,有些摊贩不像是本地人。看来,黄埔军校带给本地人的,远没有带给外地人的多。一路上餐馆很少,我庆幸自己在码头附近的东北夫妇开的小店里吃了一碗粉,尽管味道差点,好歹没错过沿途的唯一的可以填饱肚子的地方。
街道是没有方向的,遇着阴雨天,几番辗转下来,已经找不着北了。还好路摸索对了,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终于出现在眼前了。
从外面看黄埔军校建筑,朴素无华,简洁明了。围墙是白色的栅栏墙,不高不大,连大门也不算大。然而大门是它的形象代言,经常出现在各种报导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门上的对联,这是黄埔军人的真实写照:“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别路”。当年的东征北伐,就是靠着这种不为升官发财,只为革命理想的精神,凭着满腔热血,以劣击优,战胜了各路强大的军阀。
进了院门,左右各有一棵巨大的榕树,遮漫了不大的院子。迎面一个堂口,看起来其后庭院深深,象一条长长的弄堂。进堂口一路走过去,两侧都是二层的屋宇和连廊。说实话,这气派与我想象的样子实在差得很远。首先这院子就显得很局促,看起来还没有老家农村的小学大。其次是建筑美感不足,与纪念堂比起来,设施简单,缺少民国建筑精雕细琢的修饰。
然而,第一印象往往是肤浅的。待到前堂后屋、楼上楼下的转下来,对黄埔军校又有了深刻的认识。这里不仅是学校,更是军营,实用性、便捷化是建筑设计考虑的首要问题。比如,在每个房间的前后,都开了门,设了大窗;房屋前后无论一层还是二层,都做了环形廊道;前排房屋与后排房屋之间,也有廊道相连,甚至楼与楼之间二层,在空中是相连的。这个房屋的二层去那个房屋的二层,不必下楼就可以过去。这样看,院里所有房屋,形成了一个整体。如此设计,易于人员的集合和疏散,非常便捷;同时,兼顾遮阳挡雨、通风纳凉的需求,凸显匠心独具。
介绍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建筑被日寇摧毁过。现在看到的建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根据黄埔同学会的老人们回忆,按照原样复建的。改没改动未可知,不过那些不重要了,黄埔的精神永存,这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在院子里上下左右逐屋参观兴趣盎然。雨滴相伴,一阵急一阵缓,天气凉快不少。得益于廊道的保护,完全没用到雨伞。许多房间里布置了展览,看了一些,多数是以前看过资料的,已经谙熟于心了。现场感动我的,是各个房间的简朴设置:平板床、木制桌椅,校长室、各部办公室、教官与学员寝室,几乎都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摆设。这与大门的对联是相呼应的。想起那些曾经从这里义无反顾走出去的,为国捐躯的革命英雄们,令人感佩至深。
院子里的硕大木桶引起我的注意。看介绍,叫太平桶。一桶两用,既保障生活用水,也提供消防用水。原来,校内没有自来水,管理部每日雇请四五十位挑夫从江边担水倒入大木桶内,以供师生生活使用;由于同时可作消防水用,故称之为“太平桶”。每一进房前都配备了几只这样的大木桶。这些大木桶的存在,给院里增添了一些活泼气氛。不难想象,学员们课后洗澡洗衣的热闹场景。
在黄埔军校呆了3个多小时,转的差不多了。看天已放晴,决定告别这里,去赶火车。然而不知何故,心有惆怅,凭空里生出几分伤别的感觉。像是老友重逢之后的分手,凄然相向。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一片属于仁人志士的热土,这是一座开启现代中国帷幕的建筑,这里孕育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
男儿当自强,黄埔精神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