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农村的春节,因为在农村更能感受到春节喜庆节日氛围。在我的家乡,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春节的“仪式感”都是满满的!
在我的家乡,除年夜饭这特定的习俗外,正月初一的拜年是我们村特有的“仪式感”。正月初一一大早,小孩们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穿上新衣,拿上小袋子就出门了,到每家每户去拜年。
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进门道一句:新年好!就会收到一个小小的红包,大部分都是一元的,遇到大方的人家也会包两元,熟悉的玩得好的人家也会包五元、十元的。就这样孩子们在全村穿梭着,要将近两个半小时才跑完全村,然后孩子们就会高兴地提着一大袋小红包回家。
吃完早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孩子们把红包倒在桌子上,开始拆红包,数钱了。偶尔拆到一个两元的红包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偶尔也有失望的时候,如拆到一个五角的硬币。不过,这种失望很快就会在下一个红包拆开时而烟消云散。每年两个女儿每个人都会拜到一百五十元左右,这钱会成为她俩平时的零用钱,她俩可开心了!又开始期待明年的正月初一了!
这种风俗是我们港口村特有的仪式感,从我小时候就有,只不过我小的时候,那时候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所以那时候拜年所得到的是一支香烟或一颗糖。糖会进我们小朋友的肚子里,香烟我们就是要孝敬爷爷的。虽然得到的礼物会改变,但不变的是我们快乐的童年。
希望这种风俗能长久地流传下去,让越来越淡的年味能继续保持孩子的那份快乐。我想只要这种年味不改变,可以在许多地方推广,可以一直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