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提起放下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方便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注白话解必因解者道行而有曲,众当明之。)

故事解:

“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所要他放下的是那份歉意与不安,令其不再以此为念,是为放下,此方得自在也!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带回去的是“我没有带礼品”这个心,是那份耿耿于怀,终成心病,礼佛求自在反不自在!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再多带回去的是与禅师问答中的疑问,有疑问就更不自在,更不安心了!

“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这个是带堆积出来的疑问。然此处禅师挑白了他会带回的“东西”——“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是深入开示也。然此处当明彼信徒执实有过重,不知其‘心有’之有而成病根也。

“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此意味一切天然本在,无有不是本性所具,知足者足也!心能明此一切不差少,方得常自在也,是为心足自足!

“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依此故事本身解之,是禅师不能因缘随俗成宜也,禅师自执于清高佛门,使用之言语方便尽术门,不与俗众合机,与信徒无关(当然信徒只知求神礼佛,而不知自修为,是另一回事了!)。一切众生佛性本具,只为着迷须得善知识开解而已!“万民有罪,罪在尔躬——《论语》”,故明其罪在禅师,非在信徒也;然若禅师为以此结警后世禅众,则另当别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赵州褝师见地澄澈,证悟渊深,堪为宗门泰斗,丛林范式。时人尊之为“古佛再来”,赞其“眼光烁破四天下”。每出一言,下一...
    禹音阅读 393评论 0 0
  • 原创:西西先生 禅宗的“公案”是指禅师和弟子之间关于佛(佛性、禅、佛法大意……)的对话。如果用我们现代的话来理解就...
    西西先生2010阅读 6,423评论 0 1
  • 1、达摩祖师──中国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王子。 少时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深入禅法。 后...
    真一重九阅读 17,424评论 0 2
  • 梦境再美终是梦,见无染见醒当下。 【简书】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只因为你自己的内心,...
    释然无住阅读 515评论 0 0
  •  对于(参禅学佛的)丛林(注意:此丛林非彼丛林,这个概念日后会单独做专题解释,请持续关注本公众号)中人,杀生毫无疑...
    Solo_db5d阅读 3,22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