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产品经理通用方法论:
定义理想态——拆解未达理想态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验证是否解决
回顾:
阶段性调研的方法分为三步:
Step1 找到理想态
定义理想态,并以数字化的指标或其他明确标准来衡量。
Step2 抽样分析
将所有不到理想态的case抽样分析,并做统计分类,明确满足不好的原因。
Step3 优先级判断
汇总所有问题,综合影响面、问题严重程度和解决成本确定优先级,作为接下来的项目计划。
正文:
阶段性调研第二步:抽样分析
1.为什么要进行抽样分析?
策略面对的是难以枚举的一群人的问题,通常需要通过样本来代表群体情况。
2.case
样本们通常被叫做case.
描述理想态的时候需要用case说明、验证产品效果时要用之前的case再回归一遍等等 ,策略PM在工作过程中将随处可见case。
3.抽样的基本步骤
Step1.确定调研目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调研的目标,帮助确定抽样的对象和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调研的目标,帮助确定抽样的对象和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调研的目标,帮助确定抽样的对象和方式。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案例:
1)分析【相关视频】推荐策略的问题——>抽取所有推荐视频列表,分析问题。
2)分析以上策略模块中广告视频推荐策略的问题——>抽取所有展现广告视频的视频列表,分析问题。
以上案例中,1)的做法是正确的,2)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1)中只涉及准确率问题,但是2)中不仅涉及准确率问题,还涉及召回率的问题,所以不应该只抽取展现的广告视频,应该抽取所有的推荐视频列表,展现了的分析是否准确,没展现的分析是否覆盖。
Step2.确定抽样对象
通过一定规则筛选出的待分析的全量集合。
筛选规则:核心指标未达到理想态、可以代表全体用户的行为的最小时间窗口内的全量数据。
样本类型:根据策略类型,可以是:
用户个体、
行为片段(session)、
搜索词(query)、
订单、
...其他维度
案例:
1)分析滴滴成交问题:直接在全国一周内所有未成交的订单中抽样
2)分析美团搜索问题:因为无法直接通过数字性指标精确筛选哪些是不满足的行为,所有只能退而求其次从一天的全量用户session中抽样,然后人为进行进一步筛选
Step3.选择抽样方法
我们常用的抽样方式是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
Step4.确定抽样数量
从统计角度将,抽样数量越高统计准确率越好,然而调研成本也会随之上升。
所以数量是精度和成本的balance,通常只要代表某类问题的样本数量有统计意义即可。
经验值:尽量使代表某问题的样本数量>=5,或者影响面>=3%
案例:
策略相对程度已经没有影响面>5%的显著问题,接下来要看影响面1-5%量级的问题:
为了使1%问题的case数量至少达到5,那抽样数量最少要500。或者在1k的量级、即代表单个问题的case在至少为10个左右,此时得到的问题影响面数据才有较高的置信度。
Step5.样本分析标注
标注方法参见2.1 策略产品发现问题的四个方法(一):用户反馈收集文章中的描述
Step6.整理汇总问题
将标注出的问题按照合理的逻辑框架整理汇总。(金字塔原理)
上下层级:总分关系
同层级之间:相互排斥,不重复、不遗漏
案例:
爱奇艺视频详情页的【相关视频】推荐策略的问题分析框架。标注后发现有如下问题:
没有收录相关资源
可以考虑同导演推荐的推荐
同系列的推荐个数过多,其他维度没有排上来。。。
整理汇总:
1)结果反推原因
2)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抽象
问题的框架并不唯一,只要逻辑合理就可以:
标注前有初版预设
标注中不断调研,直到完善
4.总结
抽样分析是帮助我们了解问题全貌的重要环节。
在抽样开始时需要牢记调研目标,最终使用合理的逻辑框架汇总和整理问题。
以上为三节课策略产品课程个人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