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主题"病了以后")
小满又一次跟三舅妈通电话至深夜,通话内容大致是她和三舅之间的矛盾。但具体的矛盾也说不清楚。追根溯源,还要从三舅的一次大病开始。
那一天小满半夜被电话铃声吵醒。对于半夜的铃声,小满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在18岁那年的一个冬夜,就是一个半夜的电话告诉她,母亲病逝,让她火速赶回家去。给她打电话的就是三舅妈。被哥哥带着,晕晕乎乎的,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大巴车才赶回老家。
还有接到过半夜派出所的电话,说哥哥犯了事情让她去接人。还有外婆病逝,也是半夜接到的电话,让她火速回家。总之半夜急促的电话铃声,没接之前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次半夜的电话依然是三舅妈打给她的。三舅妈在电话里面声音都几乎在颤抖。说三舅在工厂上夜班,突然晕倒了。送到医院急救之后,马上被送进了ICU,情况十分紧急。三舅妈一个人在医院,心里发慌,所以打电话给最亲近的小满。小满离得也不远,很快跟老公一起开着车就到了医院。
那天半夜,小满夫妇陪着三舅妈等在ICU病房外,一直到凌晨。医生交班的时候,主治医师才决定让三舅转到普通病房,告诉三舅妈,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原来三舅有很严重的糖尿病,自己也不知道。前些日子因为国庆节公司聚餐,三舅胡吃海喝了一顿,又一个人吃了一盒月饼,加上上夜班的劳累,诱发了脑梗。
这一切都是三舅醒来之后跟医生说的。那个夜班三舅已经感觉身体非常不适了,天旋地转,站不稳,胸口闷得慌,伴随着严重的呕吐。可为了当月的全勤奖,他咬牙坚持着。最终没坚持住,晕倒了,被同事发现,紧急送往医务室。医务室的医生做了简单的心肺复苏,赶紧打电话送到医院急救。如果不是因为抢救及时,很有可能三舅就交待在那里了。
三舅梗的是小脑,因为治疗及时,没有很严重的后遗症。最重要的是糖尿病,需要严格的控制血糖,否则还会诱发下一次中风。
小满安慰三舅说,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让三舅好好在家里养病。以后不要去那个厂里上班了,等好了再找一点清闲的事情做。
可三舅依然在那里叹息,说好不容易才进到这个工厂。他进这个厂的时候,已经45岁了。工厂明文规定不招42岁以上的工人。他好不容易才蒙混过关进的厂。虽然上班时间长,经常还要上夜班,但工资还比较满意。
除了失去工作的打击,还有就是对于控糖的不适应。三舅是一个190斤的大胖子,在此之前抽烟喝酒,饭量惊人。没菜都要吃两碗饭,有合胃口的菜就暴饮暴食。
等过了一个多月,小满再次去看三舅的时候,三舅已经暴瘦,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问三舅现在的体重只有140斤。瘦了之后,三舅看起来倒精神了不少。只是脸色暗淡,愁眉不展。现在每天只能吃小半碗饭,一天到晚被饥饿感折磨地脾气暴躁,性格古怪。
三舅妈偷偷的在小满面前擦眼泪,诉说着委屈。虽然三舅以前就是一个非常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三舅妈处处让着他,但终究是一个有担当,讲道理的人,但病了之后却性情大变。
对于三舅和三舅妈,小满是充满着感激的。小满的妈妈去世的那一天,身边没有任何人,给医院留的是三舅的电话号码。因为三舅是离她最近的人。但也在50公里外的市区上班。
三舅接到姐姐已经病逝,推进太平间的消息,连夜骑着摩托车,骑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医院。因为着急没有戴头盔,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脑袋吹了一路的寒风,眼泪流出来从眼角直接被吹到了耳垂。赶到医院的时候,两侧太阳穴的眼泪已经结了冰渣子。
在太平间,掀开白布看了一眼姐姐,病魔已经把她折磨的不成人样,泪水又止不住的流了出来。但是他知道这不是哭的时候,打电话通知了姐夫,又打电话给妻子,让她通知其他的亲人。
姐夫在电话那头痛心疾首,说前一天就接到了他姐姐的电话,让他快点回去。他已经感到不对劲了,可是他的工钱要晚一天,所以就多等了一天。就因为多等了这一天,没有见到最后一面。让她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就凄凉的离开了。
在医院守了一夜,办了手续,第二天就在医院门口四处找车。可是所有的车都不愿意拉。最后找了一辆拉煤的小货车才同意把姐姐拉到乡下去。小满的妈妈身上穿的还是小满在学校的校裤,上身一件很旧的黑色棉衣。那些帮忙的人也没个轻重,很粗鲁的把她扔到了车上。
三舅,一个将近200斤的大汉子,带着哭腔近乎哀求的说:"轻一点,轻一点,求求你们轻一点。"
后来三舅跟小满再次说起这一幕的时候,依然几度哽咽,流下泪来。
爸爸是一个家庭中的绝对权威者,时常不苟言笑,甚至是暴怒无常。小满的爸爸是如此,别人的爸爸也是如此,三舅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妈妈过世之后,小满在三舅家里住过半年。在市里找了一份工作,晚上就住三舅家。吃晚饭的时候,三舅总是语重心长的教导她,要她争气,要她自尊自爱。
小满对舅舅的情感是又敬又爱,这也是表弟和表妹的感受。而三舅妈则像她的妈妈一样,温柔体贴,嘘寒问暖。有时候下晚班,舅妈都会在小区门口接她。因为那一段路没有路灯,很暗。回到家里还会给她做点宵夜。在三舅家里,小满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对三舅的敬爱,首先是妈妈去世这件事情让她感动。另外还有外婆过世,三舅在医院陪了三个多月。
小满的妈妈家里姊妹众多,有五个舅舅,两个姨妈,加妈妈一起八个孩子。可外婆病重的时候只有三舅和小舅在床前尽孝。
小舅从小因为小儿麻痹身体不协调,说话也说不清楚,属于中度的残疾人。三舅辞去了工作,专门在外婆身边。与其说是两兄弟照顾母亲,不如说是三舅照顾一老一小。其他的兄弟姊妹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去医院。
有一回外婆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把所有的儿女都召集了回来,结果外婆却挺了过去。这让四舅非常生气,甩了5000块钱在三舅面前,说:"等老妈子真死了再叫我回来。"
三舅非常生气,把那5000块钱甩在了四舅脸上。两兄弟就在医院的走廊大大出手,幸好兄弟姐妹把他们拉开,至此和四舅老死不相往来。
三舅特别看不上这个弟弟。一是不孝顺,二是在外面赚了一点钱,狂得没边。
不久外婆就过世了,外婆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小舅,又把小舅托付给了三舅。因为外婆这点钱,其他兄弟姐妹对三舅有了意见。三舅选择的是独自承担起照顾小舅的责任,然后和其他兄弟姐妹硬刚。还好有三舅妈从中斡旋,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太难看。
说到三舅妈,小满觉得她比舅舅还要更亲。如果说对三舅的是敬爱,那对三舅妈就是亲爱。
世间上的缘分总是很奇妙,三舅妈的名字和小满妈妈的名字一样。名字一样的姑嫂,两人命运也十分相似。都出生在兄弟姊妹众多的贫苦家庭,从小就肩负了家中的很多农活和家务。为了家中的兄弟做出牺牲,早早辍学。嫁的老公都是有点大男子主义,但是重情重义。
话说三舅和三舅妈结婚的时候,家中只分了小小的一间房。兄弟姐妹间不但不能相互帮扶,而且还经常争吵。他们两个苦命人都不指望在大家庭中得到什么,只能相依为命,共同努力。
三舅妈说,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到坐月子,三舅对她照顾的非常好,不让她干活。月子里所有的尿布都是三舅洗的,所有的饭都是三舅做的。冬天里不让三舅妈沾任何一点凉水。从小缺乏关爱,总是被忽视的女人,内心是柔软的。遇到一个如此真心对待自己的男人,就愿意为他付出所有。
后来家里实在是待不下去了,跟着打工的大军去了广东。一边带着孩子一边上班,但三舅妈说,那是她人生最快乐的日子,一家三口相依为命。可后来因为孩子读书问题,不得不回到老家。乡下那土包的光景,他们是过不下去的。这时候三舅做了一个他这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市里买房。
三舅拉下脸,去找兄弟姐妹,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借了个遍,还去银行贷款,终于全款买下了现在的房子。虽然背负了一身的债,但在城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真正的家,感觉日子有了奔头。不仅是三舅拼命工作,三舅妈在带孩子之余还打了三份工。
凭借着夫妻同心,拼命的工作,他们的债务一天一天变少。而一双儿女成绩也让他们十分欣慰。在市里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更高的起跑线。
就凭在城里买了房,儿女成绩好,三舅在兄弟姐妹面前,在亲朋好友面前都扬眉吐气了。可以说那是三舅,也是三舅妈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都说中年危机,三舅的中年危机应该就是这一场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脑梗开始宣告到来的。但是这场危机也是有征兆的。
就在几年前,三舅所在的饭店倒闭了。他也因此失了业,家中的一大经济支柱倒塌了,这让三舅十分焦虑。可四处找工作都找不到合适的。没办法,他还开起了摩的,又买了一辆小货车倒卖水果。可这些工作都不稳定,而且因为创建文明城市,对于摩的还有随意摆摊打击力度很大。整天被帽子叔叔追地四处乱窜,感觉身心俱疲,尊严上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好在三舅妈的工作比较稳定,在事业单位有一份做保洁的临时工,还兼职替别人做家政。三舅妈做的饭很好吃,有几个稳定的客户让她周末去做饭,打扫卫生。虽然辛苦,但是收入稳定。可以说就算没有三舅的工资,就凭三舅妈也可以支撑这个家庭的收支平衡。
自从三舅丢了工作之后,和三舅妈的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三舅妈对小满说,自从失业之后,三舅变得更加的敏感和暴躁,稍微有一点什么不顺心,就会跟她发脾气。三舅妈不小心开一个玩笑,或者无心的一句话都会触动了三舅敏感的神经,就会跟她一阵争吵,争吵过后就是漫长的冷战。
甚至是表妹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他也把责任归结到三舅妈身上,和她吵一架。表妹的成绩应该说向来都非常好的,有考上一本大学的实力。可因为高考失利,离一本录取线差了几分,三舅觉得非常没面子。因为他以前就跟别人说,这个女儿可以考上211,最少可以考个一本大学,甚至为此让表妹去复读。
可表妹却不打算再复读了,她觉得学历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看日后的发展。她内心非常敏感,看父母都非常辛苦,想早一点读完大学出来赚钱。这是三舅妈偷偷跟小满说的表妹的心声。
为了这个事情,三舅跟三舅妈怄了不知道多少气,吵了不知道多少架。
相对表妹来说,表弟的成绩并不好,连考一个普通本科都费劲。高考前的五次模拟考试只有一次过了本科线的,但是高考他发挥超长。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三舅觉得他报的大学不好,要么复读,要么考他认为好的大学。为此,表弟和三舅又爆发了一场家庭战争,三舅妈从中涡旋,却受到连累。
三舅的这些幺蛾子,三舅妈跟小满不知讲了多少个夜晚都讲不完。这种情况直到三舅进了那个不错的工厂,有了不错的收入之后,才有所消停。一方面是他常年在工厂上班,另一方面是赚了钱之后心也更宽了。
三舅在工厂上班的日子,整个家都是靠三舅妈一个人操持。三舅妈不仅操持着这个家,依然打了几份工。小满非常心疼三舅妈,而三舅对她却没有了当年的嘘寒问暖。
这一次脑梗之后,因为要控糖,在家修养。他那暴虐的性格还有古怪的脾气,已经让三舅妈到了不可承受的极限。三舅不是跟舅妈吵架,就是冷战,还说要离婚。
在小满周旋在三舅和三舅妈吵着要离婚这个节点上,又是半夜的电话铃声,给她带来又一个惊天噩耗。远在南方务工的爸爸突然腹痛难忍,向她求救。还好有老公大斌在身边,当即就决定开车去接爸爸回家。
经过一番周折,小满的爸爸查出来是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需要马上进行手术。小满夫妇忙前忙后。好在成功手术,又进行了一轮化疗和修养,才慢慢的恢复身体。不到60岁的爸爸,突然就老了。以前听人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瞬间变老的,仅此一事,小满算是深有体会。
以前的爸爸身材高大,虽然经常对自己大吼大叫,但也有偶然的温情。让她感觉父亲宽阔的臂膀是永远的靠山。可经过这场大病,感觉父亲是一只失去了臂膀并退去了羽毛的老鹰,看上去像一只颓了的弱鸡。
以前的父亲除了喜欢在她面前发怒,还有就是长篇的抱怨和负能量。见人就说自己幼年丧父,中年丧妻,儿子无能,30岁的人了,还问自己拿钱,跟死了没什么区别,所以相当于老年丧子。大病之后的父亲,负能量更重了,见人除了前面的措辞,后面还要加上,得了癌症以后就是等死。
小满对爸爸是既愤怒又觉得可怜。还好家里有老公的支持,三舅妈也经常在电话里安慰。
因为小满这段时间全力照顾父亲,所以三舅妈很少跟小满诉苦,以免增添更多的心忧。
直到小满爸爸的病情有所好转,可以独自在家疗养。身心得以喘息之后,才问三舅和三舅妈最近的关系怎样了?
三舅妈说,他们两人的关系还是那样,短暂的争吵加长期的冷战,没有实质性的好转。只不过自己的心态调整了过来,接受了现实,收拾好心情,继续自己的生活。
此时的小满也深有体会,她知道如此负面的情绪对父亲的病情非常不好,可却打不开父亲的心结,感觉无奈。无论多么深刻的道理和感同身受的共情,在父亲倔强的秉性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小满也只好适当的放下,因为她已经尽力了。爸爸也好,三舅也好,他们的困境只有依靠自己才可以走出来。
先后生病了的三舅和爸爸,可能因为有共同的处境,两个人相比以前,关系倒是更加的融洽了。两个负能量爆棚的人坐在一起,相互倾诉,相互发泄,没曾想起到了负负得正的效果。他们两个的性情慢慢的好转起来。爸爸慢慢的不再见人就吐苦水,摆烂等死。三舅也不再跟三舅妈动不动就口舌之争,对外遇到什么大事,两个人在表面上还能维系平和,表现恩爱。
都说时间是抚平一切创伤的良药,这句话真的非常对。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三舅还是爸爸,慢慢地接受了自己变弱,慢慢地接受身边的人和事不受自己掌控,心态和脾气都慢慢地平和了起来。
当自己放过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开始变得友好起来。三舅的病情慢慢好转,经过几番折腾,他又去了另外一个工厂上班。虽说脾气性格有所好转,但依然像以前那样倔强,三舅妈的话他是听不进的。那个工厂要上夜班,三舅明知对自己的身体无益,但坚持要去上班,谁劝都没有用。无论是小满,还是他的一双儿女都改变不了他的主意,后来大家也不再劝了。一个一生好强的男人,也许这就是他最后的体面和尊严吧。
小满的爸爸,半生都漂泊在外,现在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在家静养,还可以顺便看一下孙子。虽然爸爸年轻的时候都没有带过孩子,一听到带孩子头就大。可如今失去了工作能力,可以在家安心带带孙子了。倒是比以前一个人闷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相比心情和心态都变好了。儿子不中用,大孙子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他的心里发芽开花了。不管怎样,小满的爸爸也终于找到了一个自洽的状态。
小满和三舅妈依然亲密,只是她们的话题不再总是围绕着身边这两个男人,她们开始聊做什么健身操,聊今天走了多少步,聊用什么眼霜,聊暑假有空了一起去旅游。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却情同母女,又像是闺蜜。
世间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祸福相依,就算是一场大病,长远来看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