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受虐与施虐表现

谈到虐,首先你会想到什么?鞭子和血,枪和禽兽,受虐人生不如死的惨叫,充满恶臭和血腥味,鼠虫肆虐的地牢?也许许多人对虐的认知,已经因为如今横行的偶像剧给改变了。虐是爱而不得,是相爱相杀。今天我要谈的是我们活生生的生活。

先从施虐开始。什么人会施虐?变态?是心理疾病患者?有恋童癖的人?得意忘形,灵魂无处皈依的人?现在,我只谈熟悉的人。

一位母亲,丈夫十多年没能找到工作,却骄傲如皇帝,孩子才十岁。她拜托一位在学校当老师的同学,找到打扫厕所的工作,勉强维持家计。那位老师常在同事和学生面前说:“我和她是高中同学,当时我好好念书,她没有,现在结局就是这样。年纪轻轻,孩子那么大了,穿的破破烂烂,扫厕所。我呢,每天上班八个小时,不想上了就打个电话,有假期,工资高……”

本来是一碗好鸡汤,可是那个不努力的人,人生无望的人,正是她。

离婚?这么穷,还带个孩子,谁会要你?再说那男人也不肯,威胁说,要是你敢,我杀了你,和你儿子。世上就是有这么没道理的事和人。她开始施虐。这并不是她愿意的,自身也没有意识到。当儿子没能考到第一名,她痛骂,惩罚。从来没有说出口的脏话用在儿子身上。当儿子和别的小朋友玩,她看到他们的父母比她强了百倍,便自认卑贱,开始攻击,尖酸刻薄,得到好言相劝的时候,内心才得到一点点抚慰。她爱她的儿子,因此才会忍受生活种种不幸,若非如此,定会拼个鱼死网破才罢休。而她的儿子,令人越来越失望,他总露出恶狠狠的眼神,连她自己也怕。于是,她就打,警告他不要那样看人。

心里的病怎么能在肉体上治?对孩子来说,痛只会是黑白无常的链子。对成人来说,你可以选择破茧成蝶,或者像孩子一样,罪恶中消亡。

还有一件事。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在街道上摆水果摊。鲜有人光顾。其中必然有原因。一次,三个学生,大概是高中生,挑完水果发现秤不准,差了许多,便要走人。这男人追上去破口大骂。三个学生受了惊吓,落荒而逃,我想她们还会以为是自己的错,不该拒绝这个迫不得已骗人的可怜人,因此而不安,恐惧许多天。这是施虐。

对于弱者怀有恶意,强加给别人恶的恐怖,这就是施虐。

再来说说受虐。有伤害自己博取父母关心的孩子,他们并不是都能得逞,有些孩子时时刻刻活在指责中。对孩子来说,大人们施予的怒,就像全世界爆发的灾难。成人可以出走,远离,选择遗忘,孩子只能坐在灾难中央,静观其变。有自贬卑贱,借以行卑劣无耻之事的人。令人哑口无言。大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之人,也有为五斗米折腰,舔别人脚趾的人。这是受虐。失去了在人群中站起来的权力了。(这个我不想举例子,实在令人心痛。以后再补也来得及。)

会讲道理的人不跟我们讲道理。他们只跟懂道理的人讲道理。不懂道理的人有自己的活法,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伤害同样不懂道理的人。看起来风平浪静,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里有多少无法填补的创伤。有创伤的人再继续受虐或施虐,若说生活就是如此,那么,人类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从古到今,也没见有进步,便是证明,真是无比漫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客体关系学课程将走进克莱因理论,这次课上涉及到“内射性认同”和“投射性认同”等理论点,这些点决定了孩子人格的品质,...
    心理学工作者阅读 5,846评论 0 7
  • 托尼·朱特在《记忆小屋》中写过:旅行的目的在于旅途本身。他写的是自己的父亲痴迷于雪铁龙汽车,喜欢开着雪铁龙...
    懒猫上身阅读 702评论 0 0
  • 中秋,晚上好。长生,晚上好。 今天是我陪你走过224天的日子,没有什么特别纪念,只因今天是中秋节。 去年的中秋节我...
    丫丫一丫阅读 2,629评论 2 1
  • 我的家庭很普通,没有大房子,也没有大汽车,我从小到大并没有吃不完的零食,穿不完的公主裙,从小到大我被灌输的其中一个...
    _果儿_阅读 1,26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