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新传》2:奏进万字平戎策

你好,这里是《小谦聊好书》第二季,今天我们继续聊辛更儒的《辛弃疾新传》。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辛弃疾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把他带到南宋绳之以法,现在,辛弃疾就算是正式投奔南宋了。

来到南宋后,南宋朝廷宣布辛弃疾任江阴军签判,“江阴军”不是某支军队的名字,指的是现在的江阴市。军是宋代特有的行政区划,大多同州、府一个级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只是军比州区域小一些,地位次一些。其长官叫“知军”。签判是知军的幕僚官,依然属于低品级小官。

从北方投奔过来的人,他们有一个专用称呼,叫“归正人”。南宋朝廷对归正人不放心,不会授予太高的官职。况且辛弃疾当年才二十三岁,朝廷觉得他有必要从基层做起,加以历练。于是,这位从抗金战场上退下来的爱国志士,就在这样一个偏僻小郡中,寂寞地打发着时日。

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宋高宗决定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昚,这个赵昚并不是宋高宗的亲生儿子,宋高宗的亲生儿子这个时候都已经死了,而且由于之前一直颠沛流离,宋高宗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只能传位给养子,而这位赵昚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我们知道,赵匡胤去世后,即位的是他的弟弟赵光义,从那之后,宋朝的皇帝一直都是赵光义的后代,但这一次宋高宗禅位给赵昚,相当于皇位继承人又回到了赵匡胤那一脉,这个赵昚就是宋孝宗。

宋孝宗即位后,和宋高宗的政策可以说完全不同。之前宋高宗一直主张和谈,但是宋孝宗却是坚定的主战派,他一即位就启用了被闲置多年的将领张浚,并让张浚领导北伐。

宋孝宗刚即位,他需要用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张浚已经被闲置二十五年,现在已经垂垂老矣,他同样迫切地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所以他俩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四月,孝宗为防止主和派干预,绕过三省和枢密院,直接向张浚和军队下达诏令,开始北伐,史称“隆兴北伐”。

张浚调集八万人马,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显忠率领,一路由邵宏渊率领,从淮东向北进军。

一开始宋军特别顺利,先后攻取灵璧、虹县、宿州,可紧接着,南宋内部逐渐滋生矛盾,邵宏渊与李显忠因争功而不和,不仅不予协作,反而互相捣乱拆台。

这时,金军开始疯狂地反扑,十万主力压向宿州。李显忠独自抗战,苦苦支撑,而邵宏渊近在咫尺不予增援,还鼓噪宋兵放弃抵抗。李显忠与敌激战一整天,终因寡不敌众,全线溃退,军资器械丧失殆尽。宿州旧郡名符离,史称这场溃败为“符离之溃”。

不足三个月,短命的“隆兴北伐”折戟沉沙。这下没法再打下去了,只能求和,于是宋孝宗赶紧重用主和派跟金朝谈判,最终达成和议:南宋不再向金称臣,改为侄、叔关系;南宋放弃采石之战后收复的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双方疆界恢复到绍兴和议原状;“岁贡”改为“岁币”,为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隆兴和议”比起当初宋高宗与金朝取得的“绍兴和议”,南宋地位有所改善,岁币数量有所减少,但在领土上做出了巨大让步。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说,要是辛弃疾能参与这场北伐就好了。但是没办法,南宋朝廷对于辛弃疾这样的“归正人”还是不那么信任,所以不可能让他参与这次北伐,那么这段时间辛弃疾在干什么呢?

辛弃疾在这段时间,经历了自己来到南宋的第一个春天,他写下了一首《汉宫春·立春日》来纪念,词云: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这是辛弃疾来到南宋后写的第一首词,我上期节目说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辛弃疾的词都是他来到南宋之后写的,所以这首词也算是我们今天读到的辛词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一首。

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对江南第一个春日的感触。辛弃疾说他看到美人头上春幡飘飘,就知道春天来了。但由于春天来得太早了,所以寒意尚未消,全不曾有家乡黄柑荐酒、春韭堆盘的场面,以致去年南来的燕子,料想今宵,也会梦归西园吧!这是把在济南家乡的立春同江南做了一番对比而发出的慨叹,我们从中就能看出辛弃疾对家乡的怀念,也能看出辛弃疾的孤独。

下片他回想起自己当年在战场上抗击金人的英勇事迹,再看看自己现在在这个小地方无所事事,又推测自己今后可能也只能在这里平淡地消磨朱颜而无所作为。所以他要像齐国的君王后砸碎秦国的玉连环那样,寻找一个解决的办法。最令他不安的还是春天来而复去,不忍见塞雁先期北归!

这首词一方面是对故乡的思念,另一方面是对现状的不满,辛弃疾不愿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做一个小官,他想率领军队,收复故土。

不过辛弃疾其实并没有无所事事,他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局势,也在整理自己过去收集到的金朝情报,结合自己对时局的认识,写成了万言书《美芹十论》,献给了宋孝宗。

美芹是一个典故,是自谦之词。它出自《列子·杨朱》,水芹是穷人认为的好东西,但是富人吃了以后,不一定感觉是好的。这里除了自谦之外,还有一种担忧,害怕君王不重视他的观点。

事实证明,他的担忧不是多余的,虽然他在《美芹十论》中全面总结了宋金斗争的经验与符离惨败的教训,还提出了系统的抗金复国的战略战术,批判了主和派的各种谬论,但是朝廷却根本没有采纳,但辛弃疾没有放弃,他还写了《进美芹十论》阐述自己家世渊源和所以献策的原因,这篇文章过于精彩,我会放在加餐中跟你分享。

总之,《美芹十论》没有被南宋君相们采纳,但其传播开来后,却在抗金派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不过这对辛弃疾目前的处境而言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辛弃疾江阴签判任满后,宋廷宣布他为广德军通判。通判是宋初为避免州郡长吏独断专行设置的地方官,作为佐吏,有别于幕僚,凡有关兵民、钱谷、户口、赋役诸事,都有可否裁决权,凡公事行文亦须与守臣共签方能生效,所以通判的权力并不小,这是朝廷为了制约当地长官设置的官职,虽然辛弃疾在这里和同事相处得很好,但他内心并不开心,在这里当通判离他的北伐大业实在是太遥远了。

后来辛弃疾回京,向虞允文进献《九议》,积极陈述抗金大计,却仍然未被理睬,而是用了一个司农寺主簿的职位把他给打发了。

司农寺主簿是一个事特别多的职位,辛弃疾在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又忙碌又孤独,以至于词都写的很少,不过有一首词却特别有名,那就是《青玉案·元夕》,词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写的是正月十五的晚上,也就是元宵节。今天我们不太重视元宵节了,但是在古代,元宵节是特别重要的节日,唐代的时候,元宵节有3天假,而且晚上不宵禁,所以马伯庸写《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就专门把故事放在了元宵节的晚上,那就是因为平时晚上宵禁,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后来到了北宋,没有宵禁了,但仍然很重视元宵节,以至于把元宵节假期变成了5天,到了辛弃疾所处的南宋,元宵节假期更是变成了6天。今天我们元宵节不放假了,我们可能顶多就吃吃元宵,看看灯展,但是在南宋时期,元宵节可以说是年轻男女的狂欢,换句话说,元宵节就是南宋时期的情人节,所以在元宵节的晚上,少男少女们都会出来看花灯。

辛弃疾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热闹的场景,他在这首词中把元宵节夜晚写的特别美,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看到一盏一盏的花灯亮起来,它们挂在树上,就好像春天到了,树上开了一朵一朵的花一样,而且你注意“花千树”,说明花灯特别多,以至于一眼望不到头。

“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是在写什么有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在写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开来,星星点点的光像雨一样落下来。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写挂在竹竿上的灯球,不管是哪种吧,我相信你都能感受到这璀璨的灯光。

读完这几句,我们感受到了东风拂面而来,先是吹开了树上的花,接着又吹落了天上的星辰。繁花似锦,繁星如雨,这样的街道,自然充满浪漫的气息,所以怎么能少得了人呢?

“宝马雕车香满路。”多么热闹的街道啊,到处都是车马,到处都是人。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里有萧的声音,有月亮,有鱼龙形状的灯,可是这个热闹的夜晚也即将过去,月亮要落下去了,人们也要回家了。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里的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女孩子头上的装饰,辛弃疾说她们说笑着,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显然,她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众里寻他千百度。”词读到这里,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辛弃疾一直写的都是别人,而没有写自己,那么他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在这个元宵节的夜晚,与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一起快乐地度过吗?他没有。他有约会的对象,可是在这个热闹的夜晚,他在人群中反复地寻找,却始终找不到想要见的那个人。这个夜晚的确很热闹,可是辛弃疾前面写到的所有的热闹场景都与他无关,所以读到这里我们才明白,辛弃疾前面用那么多笔墨去写这个夜晚有多么热闹,原来,只是为了反衬自己在这个夜晚有多孤独。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突然回过头,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要找的人就站在灯光昏暗的角落。

读到这里,我们可能会为他们感到可惜,毕竟他们在这个夜晚即将结束的时候才见到,等于说就已经错过了一起观赏花千树、星如雨的机会,他们没有机会一起见证这个街道的热闹与繁华。在这个街道最热闹的时候,他们都在找对方,等于说他们把这个美好的夜晚基本都浪费在了找人上。辛弃疾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错过和遗憾。最近我听了一首歌,名字就叫《错过》,里面有这么几句:

“人生有几何,能有几次错过?可否永远牵着你的手,哪怕凡尘折磨;人生有几何,能有几次错过?可否永远牵着你的手,对抗那无尽寂寞;人生有几何,怎舍得再错过?可否永远牵着你的手,哪怕终将坠落。”

你会发现,对于爱情而言,重要的只是找到那个对的人而已,哪怕那一刻已经灯火阑珊,没有人潮汹涌、没有花千树、没有星如雨、没有宝马、没有雕车、没有凤萧和鱼龙,找到她,能够牵着她的手,就足够了。也许此时此刻你们的四周是一片昏暗,但对于你来说,这就是你生命中灯火辉煌的时刻。

说到这儿,这首词我就解读完了,我是把它当爱情词去解读了,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这首词唯一的解读,谁说辛弃疾要找的一定就是别人呢?他在苦苦寻找的对象,会不会是他自己呢?他在金朝的国土上出生,但是却心系南宋,可当他来到了南宋之后,南宋朝廷却不信任他,一直让他做一些小官,他辛苦写好的军事论文《美芹十论》和《九议》也不被重视,所以这个时候的辛弃疾是很孤独的,他费劲千辛万苦来到南宋,却发现自己竟然与南宋格格不入。在金朝,他是反抗金朝的起义军将领,在南宋,他是不被重用,甚至倍受歧视的“归正人”,那么他到底是谁呢?天下之大,难道没有他的容身之处吗?原来,这世间所有的热闹,竟都与他无关。辛弃疾本以为自己凭借着一股爱国热情以及自身的才华可以很轻松地融入到南宋,可现实告诉他,他错了,他只能安静地站在灯火阑珊的角落,他的四周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人看得见他。

乾道八年正月,辛弃疾奉命出知滁州。

在前往滁州的路上,路过某处梅溪,辛弃疾触景生情,写下了《满江红·再用前韵》,词云:

照影溪梅,怅绝代佳人独立。便小驻雍容千骑,羽觞飞急。琴里新声风响佩,笔端醉墨鸦栖壁。是使君文度旧知名,今方识。

高欲卧,云还湿。清可漱,泉长滴。快晚风吹赠,满怀空碧。宝马嘶归红旆动,龙团试水铜瓶泣。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

在这首词中充满了辛弃疾首度出任郡守的希望和兴奋,这一路上伴随着高处的云,长年滴淌的泉水,心中真是寥廓无边。在随从用铜瓶汲水时,突然听到一声战马的嘶鸣,竟是自家那匹追随多年的老马在长嘶不已。辛弃疾的骏马,是他的亲密战友,当年,是它承载着辛弃疾在起义军中奋勇杀敌,杀义端,擒张安国,束马衔枚,由关西奏淮,处处都有这匹马矫健的身影。

这匹宝马,曾被辛弃疾称为“马作的卢飞快”,从征战中原开始,前后历经十一年。从江阴到广德,再到临安,步步南进。一直到了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出任滁州守臣,方始向北,渡过长江,踏上淮北的土地。跟随主人一生的识途老马,看惯了主人的南行,如今渡过大江,它以为主人真的要打回北方去了,就要回到故乡了。在一片猎猎翻飞的红旗下,宝马嘶归。一个“归”字,蕴含了词人多少往事的辛酸,又是何等的激昂壮烈!是啊,何止是辛弃疾,马也想打回北方啊!

那么,来到滁州之后,辛弃疾又会做些什么呢?他又能否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呢?这就是我们下期节目要聊的内容。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下期节目我们接着聊。

本期书单:

1.《辛弃疾新传》,辛更儒著;

2.《诗的味道》,高盛元著;

3.《宋十家诗传》,王立群著;

4.《辛弃疾的诗词人生》,王晨著;

5.《金戈铁马气如虹》,锦熙著;

6.《辛弃疾传》,郭瑞祥著;

7.《列子》;

8.《长安十二时辰》,马伯庸著;

9.《宋词简史》,郦波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03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046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411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62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6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21评论 1 30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88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0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44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37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5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73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81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8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1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19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0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文 / 楚桥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楚桥读唐诗阅读 22,954评论 229 692
  • 又到了闹元宵的日子,想必,城隍庙豫园灯会又迎来了八方游客,赏花灯、猜灯谜,好一片喜气洋洋,快哉快哉。 “元宵节”是...
    北归燕阅读 570评论 3 5
  •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
    Walterfall阅读 718评论 0 0
  • 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诗山词海中徜徉了多年,访过杜甫的草堂,观过太白的金樽,赏过义山的锦瑟,看过...
    快乐人生老陈阅读 3,787评论 89 152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娟娟新月阅读 2,784评论 90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