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除了要求写作者大量阅读,持续输出之外,还要学会在拆解爆款文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下面来拆解一篇文章《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大多数父母都忽视的秘密》。
️■拆解文章的选题
这篇文章的关键词是“内驱力”,一谈到内驱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定是大多数爸爸妈妈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做事拖拉、做事不主动、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而大发雷霆、或者憋出内伤。
而上述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孩子们自身的内驱力不够。作者选用这个主题,自然而然就能够引起绝家长们的共鸣和关注,帮助孩子培养内驱力,不仅有助于缓解亲子关系的压力,更有助于孩子自身的成长,一举多得。
︎️️■拆解文章的结构
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它是谋篇布局的手段,结构是否紧凑合理,决定着读者阅读这篇文章能否获得良好的体验感。
这篇文章整体用的是SQA结构,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你怎么还不去做?
“你怎么不听话呢?”
“你按照我说的做了吗?”
“为什么你不能主动去做呢?”
文章开头用家长们常常对孩子说的一些话语,引出了孩子缺乏内驱力的这一普遍现象。
威廉·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这把火就是“内驱力”。
接下来从内驱力的概念出发,通过正反面比较的方法,为读者进一步证明内驱力对孩子的成长是如何重要。
最后,运用并列结构分别详细阐述了三种心理学层面影响内驱力的因素“能力 自主 归属”。
■拆解文章的素材
作者是一位爸爸,他所引用的素材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他儿子小小鱼的日常点滴。
比如,儿子学步、第一次画画、第一次骑自行车等,在和儿子的互动交流中,他发现让孩子感觉到满足和自信非常重要,孩子会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能做到。
比如,平时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吃饭、穿衣服、洗脸洗脚等,放手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事情,在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件小事的体验中,从而愿意做更多的事。
尹建莉老师认为,家长的信任和欣赏,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在这种爱的土壤里成长,孩子的内驱力也会伴随着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