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逃过了十一,逃不过十五,钱包捂了好几天,眼看双十一过了,在网红直播间吃了会儿瓜后,终于向钱包下手了。
虽然没做成“尾款人”,但踩着十一的尾巴,狠狠的做了一次“数据人”。
网红直播带货真这么火吗?
答案是肯定的,大到薇娅,李佳琦,罗永浩,小到一些不知名的网络主播,他们创造了惊人的带货数据,而这些数据就是金钱。
网红直播带货庞大的利润,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
大量的网红涌入带货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为拼数据,各种演技在直播间上演。
网红岳老板为单场数据破亿在直播间开启吵架,倒贴模式吸引顾客,网友戏称“奥斯卡级别表演”。
电商与主播通过恶意砍价,吵架,辱骂等方式诱导“粉丝”购买电商产品,让“粉丝”误以为得了实惠。现实版的“卖拐”让“粉丝”成了堆砌亿万订单的“数据人”
只要演技演到位,人们智商能倒退。
营销家科特勒曾说过:消费者要的优惠只是感觉上的优惠。
这和实际优惠是两回事,只要营造出足够的价值,再给出出人意料的价格,消费者们往往会失去理智。
待你失去理智的时候,也是商家们收割的最好时机。
如厚黑学中所说:市场里没有绝对的慈善家,商人从来都是讲究效益的,如果人们都喜欢慈善,那么商人就会去借一个慈善的外衣。
而那些网红带货惊人的销售数据,也是吸引人们关注的一种方式。
311万观众真实数不到11万,数据失真将快速透支直播行业的未来,也在透支着“数据人们”的信任。
“买货人”与“卖货人”之间被数据捆绑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但一味追求数据,就失去了事物的本真。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醉手绘”,您的关注,是我写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