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读的是这本小巧的《极简主义》,原本以为不过是一本俗套的谈时间管理类的书籍,但不曾想书中的一些观点,加之生活中恰好发生的小事,给我带来莫大了启发,故想在此略作分享。
任何事情都具有连续性——闭环&救火
书中开头所举的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之前在得到app中有提到的一个名词,叫做“闭环”,即所有事情都要到目的达成,才能停止。
拿我自己在实习中所遇到的例子来谈:老板让我完成三证合一的公司资料变更,虽然只是简单的文书工作,但仍有许多需要填写的地方我无法确定——这里不知格式如何变更,那里不知具体内容如何改写——遇到这一切困难的时候,就要去问。不要害怕提问,会显得自己很蠢,真正拖着不问,工作拖了半天都无法完成,甚至落到被领导追问,那才是蠢。
如果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情,那就一定要在放下之前问自己,到底做完了,做好了没有。
由此引申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做事情的连续性——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时候被无端的干扰所打断——看书的时候接到快递的电话;开网络学习的时候收到了感兴趣的推送消息;干活干到一半突然饿了等等,而一旦这种情况频繁发生,我们的一天就会在“救火”之中,奔忙度过。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效率自然不可能很高。
所以书中对此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需要有相应的“火灾抢险方案”——遇到干扰时,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
我个人在读到这个知识点之前,已经处于一种没有应急预案的情况很久了——遇到干扰就只好中断原先的工作,转而去应付新发生的事情,疲于奔命。
而在客观程度上,这种情况也带来了浮躁的情绪和节奏。
由此重新构想的针对学习时的“火灾抢险计划”如下:
收到信息时,若非十万火急,绝不秒回;
番茄钟进行时,克制自己的饥饿感;
真的有必要进行信息摄取时,严格计时,警惕思想开小差。
突发状况难免会发生,但重点在于我们不能让这些经常暴露出的问题,依然横亘在成长的路上,那就是知错不改的愚蠢了。
事情到底为什么做不完
这一章谈到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
1.好的状态永远不是等来的,而是做事情做出来的
2.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顺利按照预期完成事情,只是因为想要做的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第一点很重要,但是它的使用性和深远意义只有各位,真正自己尝试了,才能体会的到——浮躁的时候,才要放弃的时候,先硬着头试着做十分钟,很快就会发现原先的那些不适通通都消失了。
第二点印证的更多的是“计划和记录”两点。
平时你我总是强调记录,但却不曾真正的有把记录这个事项运用起来,发挥出它的作用——我们关注时间的流逝,是为了更好的去统筹安排——日常任务比如做饭,比如洗衣服比如通勤,究竟需要多久,是否还能够提高效率或者压缩时间,在刨去这些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又还有多少时间用于自己的正事?
只有在我们对时间的流逝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做好预案时,才有可能规避掉任务多的根本做不完的情况出现。
归根结底,是改善对个人节奏的感知和把控——生命这么短暂,为什么不去试着浪费在更多美好的事情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