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兮从哭着不想去上幼儿园,到爱上幼儿园。这中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总结出来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对于不想去上小学的孩子,处理思路是一样的。
1.了解原因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不想去的原因。孩子可能会讲很多不想去理由,这些理由有一些是真实的,有一些是找的借口,但是没关系,只要他愿意跟你聊就好。聊的过程中,先不要评价她的原因,不要立刻否定她的各种想法。
兮兮不想去的原因如下:
1.上学太麻烦了。
2.上学老师不让我动来动去。
3.上学没办法学武功(深层次的原因是她看到有小男孩欺负她的好朋友,她想保护好朋友,所以想学武功)
4.上学见不到家里人。
5.上学她的小闺蜜没在一起。
6.不想睡午觉,睡太久了。
其实这些原因,看似乱七八糟,但是隐藏着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担忧,甚至是有些害怕。
从自由自在,到有人约束自己要坐好,站好,排好队。这对孩子来说都是挑战。我们需要同理孩子,切实的感受到他的紧张和不自在。
从天天跟家人在一起,到跟家人分开一整天。他想念家人,产生分离焦虑。我们要允许他想念,需要的话,可以找一个替代品作为妈妈,让她带在身边。让她想依赖的时候,可以有东西依赖,不必担心他会永远这样,当他建立了安全感,这个替代品的作用会慢慢淡化。
不想睡午觉,我跟她商量好,可以不睡,但是要躺着玩儿玩偶,或者老师同意看绘本的话就安静的看绘本,只要不打扰别的同学就好。这样可以让她不要那么抗拒睡午觉这件事,同时也不会给老师带来麻烦。事实证明,适应了几天之后,她就可以入睡了。
她想学武功的目的是想保护朋友,我跟她一起头脑风暴了保护朋友的办法,怎么对付欺负人的小男孩。我们异想天开的想象把他送进外太空,把他施魔法不能动。在欢乐中,她感受到了想办法的乐趣,她原本担心的事情,也没那么严重了。
2.建立归属感和价值感
除了针对她说的那些理由,对症下药解决之外。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引导工作。比如帮他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1.找到他在学校开心的某个“点”,并强调,放大,鼓励。
比如挖掘到学校有滑滑梯,然后去强调,去放大这份开心。
2.帮她找到朋友,可以跟群里妈妈合作,放学了几个小朋友一起交流玩耍一下。这样白天在学校就不会孤单了。
3.帮助孩子体会上学的乐趣。比如引导孩子帮老师收拾东西(可以提前跟老师沟通,请老师给机会)。带点什么东西去学校分享给小朋友,体验分享的快乐。
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实现价值和归属的方法,有了价值感和归属感,才会获得安全感,分离焦虑就会逐步减少。
更多方法,请关注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