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可能不是真理,毕竟我非圣人,听听就好。若缘分让你也有此感触,请微笑点赞留言鼓励。要求不少,句句属实。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日记,记录抽血(做治疗)休克的过程。有人关注我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何过程看起来很骇人。有人关注点落在我“死后重生”的感触上。不管怎样,在这里一并表示对大家的感谢。
毕竟,我希望我死后的墓志铭上除了孤零零的名字之外,还能够有别人时不时地想念。有些东西无声无形,却怎么都觉得价值连城,比如空气和爱。
数学家鲁道夫的墓志铭上刻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瞧,这就是生前留下些什么的人!
01别害怕谈死亡,因为谁也逃不过
小时不知畏惧,死亡对我而言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认为这要比从滑梯上摔下来痛苦一些。后来,传统教育打破了我的“不知者不畏“,逐渐在意识中形成一种观念,死亡是极其可怕的,而且是被忌讳的,是要刻意与生活割裂的。这种想法伴随我到14岁。
长大后,亲身经历了不只一位亲人生病、离世。对于死亡,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巴掌,它教会我必须要面对,即使内心再拒绝,硬着头皮也要上。
因为这正是佛家所讲的“无常”,人世间所有痛苦与烦恼都来自拒绝无常的发生。而很多人一生寻寻觅觅而不自知,就是落入了此漩涡。殊不知,正视痛苦才是拥有快乐的第一步。
02“死“来临之前,是“生”的最好时机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有人说,活着就要过有意思的日子。
还有人意志消沉时选择进医院体验生活,感受多巴胺再度复活的状态。
看看我们身边,实际很多人只是苟且的活着,却不清楚活着的意义。
作家阿乙用生命书写文字,为了完成《早上九点叫醒你》,他几度入院,但是仍然无法放弃写作。有人说他矫情,可是只有他明白生命的意义除了活着还要极致认真的行事!
鲁道夫活着时留下了圆周率,海明威活着时留下了老人与海,莫扎特活着时留下了交响乐……那,你和我呢?
也许我们的“命”和“运”总是没有想象中那么灿烂,不过竭尽所能过好当下却是人人可行之事。比如A在努力复习预备公务员上岸;L每月读四本书,已经坚持一年;我在分享写字,进行100多天。
好了,写到这里总结一下,正视死亡,珍惜当下,即使小事也要极致践行,因为它最终会成就你的美好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