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历来在人们心目中没什么好印象,诸如猪狗不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xx走狗等!
狗的唯一的好印象应该就是忠诚了,所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猎人之于狗,军犬之于军人,那是一种战友的关系。唯命是从的狗性,似乎为狗之家族争得了一份荣耀!
不过,儿时的记忆中狗的印象倒十分的可爱的。我家养一白犬,晚上蜷卧于老旧楼梯口,一有风吹草动,即啪啪下楼惊吠数声又侧耳倾听,即又几声小吠,俨然如警卫!只是从小不与人触碰,碰之则惊跳回眸眦目裂嘴,不可侵犯!至于从什么时候起成了如今这样的狗之心病,不得而知!及至我上学后学得诸多诗句,狗之美则于此顿开。“偏是关心邻家犬,隔墙犹吠折花人”,这是另一种美的忠诚了!“白雪长毛小眼神,萌萌模样恁天真”,这是怎样的一种赞美啊!怕是象臂弯中漂亮的小媳妇了!
至于狗的吃食,还是小时的记忆十分深刻。那家小孩拉大便,便狗……,狗……的叫,声音彼伏,狗便寻声而来,侧着头候在那,对着冒热气的便儿一口一口,吃得异常入味儿,未了,还寻人意用长长的红舌头把小孩的屁股眼儿舔上几舔,常常省去了手纸的麻烦!连屁股都不擦的!小时肉食很少,素菜为主,大部分人肠胃好,狗自然也享受了别一样的待遇。早晚喂狗也都是粥汤儿,特别农村里头!人的口粮都难得够嘛!生活水平上升了,人之粪便也变了样,奇臭难闻,现在的狗,那里还看得上人之大便了!连米饭都不吃了!非肉不餐!狗性变化之快,非我等印象中所能想象的了!常常见满街走的遗弃之狗,篷头垢面,泥身毛涩,一听车嚣即夹尾侧身回顾急走,遑遑不知何去!这种狗几乎清一色为小型犬种,且大部分为迷路之狗,找不到回去的路。简直丢了狗之家族的优良传统,白生了一个嗅觉灵敏的狗鼻,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这种情况在城市里特别多,估计城市的生活让他们迷失了方向罢!我常在郫县百事通里隔三差五看见寻狗启事,开始十分诧异,现在想来也十分正常了,城市比不了农村的单纯和简朴,连回家的路都从祖先走惯的曲径柴扉变成了摩天高楼,还要门禁门卫,狗的智商哪里经得了这样的考验!
至于西方猎犬的威武如边牧,高贵气质的秋田犬种,要么如西方人的傲慢,要么如日本人的狂暴,但狗性的原来面目,估计是改不了的!
前不久的徽州宴事件的狗之祸,其实是人之祸!人有几个钱了,则日日飞扬跋扈,颇指气使,狗随其性,那能不见人狂吠?!
所以,狗之性,皆因人性,人之平和朴素,与人为善,狗亦与人友善的;人之凶神恶煞,狗助人威,那有善辈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