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李漱房俊
简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哈哈哈哈……”“想不到,某有生之年,竟能听到如此惊才艳艳的诗句,痛快!真是痛快!”“没错!唯有我大唐的千古风流,才能配得上这绝世之句!”“好一个深藏功与名,好一个房遗爱!”“当浮一大白!”……
>>>戳我阅读全文后续<<<
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巷轻阅】
去回个【3737】,即可继续阅读《一首古诗震天下,公主要出嫁!》小说全文!
揉着发麻的臀瓣。
她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咬着红嘴唇小声道:“肯定都红了……这个房公子,也不知道下手轻点……”
与此同时。
房俊三人很快来到了平康坊西门。
李恪递上文牒,三人越过坊门,飞快的朝外面奔去。
身后,坊正趴在门楼上大声提醒道:“吴王殿下,此刻已是宵禁,你们在长安城中骑马,会被抓起来的!”
“李兄,你听到了吗?”
房俊骑在上下起伏的马背上,呼啸的风迎面扑来,让他说出的话有些漏风。
生怕李恪听不到。
房俊扭头对他大喊:“咱们赶紧回去吧,如果被抓起来,你爹不得打断咱们的腿!”
“你是驸马,我爹也是你爹!”李恪头也不回的喊道:“事情紧急,顾不得这许多了!”
紧接着,
他又说了一句话,让房俊遍体生寒。
“咱们不仅要穿过长安城,还要夜闯太极宫!”
长安城。
三匹骏马腾起四蹄,沿着兴道坊拐出,宛如一团旋风,飞驰在世界上最宽大的街道上。
这里是朱雀大街。
长约五公里,宽度达到了夸张的四十五丈。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说的,便是大唐盛世长安的繁华和昌盛。
朱雀大道,则是这座东方世界中心的中心。
以此为中轴线,长安城一百零八坊,被一分为二,西边为长安县管辖,东边是万年县的治理范围。
此时月色正浓。
左侯卫中郎将周玉山,正带着几名手下巡街。
几个人一边走着,一边闲聊。
“你们都听说了吗?梦春楼的诗诗姑娘放出话来,决定今天晚上梳拢出阁!”
“什么?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听说不少文人才子都去了……”
“他娘的!不知道会便宜哪个王八蛋!”
“赵二狗,你生什么气?人家诗诗姑娘以诗会友,你大字都不识几个,还惦记那花魁娘子不成?”
“你难道不惦记?诗诗小娘子那身细皮嫩肉,看一眼都能让人流口水,如果和她睡一晚,少活十年我都愿意!”
“哈哈!也是,老子也想谁花魁……”
几个大男人正说着骚话。
为首的中郎将周玉山,忽然停了下来。
身后的几名手下面露惊奇,正欲开口问话,周玉山突然半举起手臂,示意手下噤声。
他微微皱着眉头,沉声问道:“你们,听到什么了吗?”
“没有啊?这大半夜的能有啥声?”
“就是,这里可是长安城,还是宵禁时分,何人敢在这个时间出来溜达……”
话未说完。
远处便传来了马蹄声。
此时夜深人静,宽广的朱雀大道空无一人,这忽然出现的马蹄声,在寂静的晚上显得格外清晰。
“马……马蹄声?”
“某难道听错了?此刻已是宵禁,何人敢在朱雀大街驾马驰骋?他活腻了吗?”
就在他们面面相觑的时候。
三匹快马,头顶着漫漫星光,从远方的夜色中钻了出来,伴随着轰隆隆的蹄声,飞速的朝这边闯来。
他们的速度很快。
眨眼的工夫,便飞一般从几人身边驰骋而过,带起一阵狂暴的夜风,吹的几人衣衫猎猎作响。
“那……那是什么?”
“好像是,三个人……”
几个巡逻的左侯卫都傻了。
自打大唐在长安建都,除了边关八百里急报,还从未有人在朱雀大道夜驰。
要知道,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中郎将周玉山满脸苍白,豆大的冷汗从额头上冒出,好似看到了极为可怕的事情,喃喃道:
“他娘的…这是又要变天了吗……”
看着他的样子。
>>>戳我阅读全文后续<<<
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巷轻阅】
去回个【3737】,即可继续阅读《一首古诗震天下,公主要出嫁!》小说全文!
几名手下也感到阵阵紧张,急忙问道:“头儿,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是吴王!”
周玉山霍然扭头,抓起一人的领子,失声叫道:“你难道没看清吗?刚才过去的人,有一个是吴王李恪!”
嘶——
几人脸上露出惊骇之色。
吴王李恪,被皇帝称为“英果类我”,十五岁便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十九岁更是拜益州大都督,开启亲王遥领大都督的先例。
文治武功,像极了当今陛下。
如今宵禁时分,吴王竟肆无忌惮的夜驰朱雀大道,莫非也要学陛下,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都还愣着作甚!”
中郎将周玉山扯着嗓子吼了一句:“速去击鼓示警!”
几名手下如梦初醒。
其中两人跑去击鼓,剩余人马随着周玉山,拼命朝着李恪三人的方向追去。
很快。
“咚咚!”
“咚咚咚!”
急促而沉闷的鼓声,在黑夜中响起。
贞观时期,马周建议“诸市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在长安城对应区域中设置鼓阵,当到了宵禁的时候便击鼓来警示行人。
此外。
遍布一百零八坊的鼓阵,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便是传递消息,击鼓传花。
其中的暗语,只有当值武侯知晓。
此刻,随着一声鼓响,长安城遍地生花,无数富有节奏的鼓声在各处响起,延绵不绝。
宛如沙场点秋兵。
深邃的苍穹下,繁星照耀着长安城,古老而恢弘的城墙在这鼓声中显得一片肃杀!
此时。
拱卫长安宵禁的是左右侯卫,也就是后来的龙朔二年,改名为左右金吾卫的部队。
两名大将军,四名将军,同时在睡梦中惊醒!
然后抄起盔甲和武器,骑马扬鞭,率领手下亲兵,疯了一般朝朱雀大道汇合……
极短的时间内。
房俊、李恪、程处弼三人身后,便汇聚了一股钢铁直流,无数骑兵在身后追击不舍……
看着这一幕。
房俊汗毛倒竖,扭头对李恪喊道:“李兄!这是什么情况?!”
李恪转身对他呲牙一笑。
“二郎莫要惊慌,他们是来保护我们的……”
我信你个鬼!
都说吴王李恪最像李世民,果然没有错。
大话张嘴就来,还善于画饼....他们这些当领导的,都是心黑黑的,可惜,零零后不接受你的PUA……
房俊转过头,又看向了程处弼,大喊道:“程三郎!我们回去吧!不要陪着吴王耍疯了!”
谁成想。
程处弼仰头长啸。
“哈哈哈哈…不回!俺爹不让俺带兵出征,这一次,俺要过一回做大将军的瘾!”
房俊的脸都黑了。
怪不得在历史上,原主最后被带跑偏了,瞧瞧身边交往的这都是什么人?有这种狐朋狗友,不被杀头才怪呢……
与此同时。
朱雀门之上。
城门郎、中郎将、监门将军,三个守城的最高指挥官,齐聚城楼,紧张的观察城下。
四周络绎不绝的鼓声,让他们浑身绷紧。
“谁能告诉我,外面发生了何事?”
中郎将神色沉重,死死盯着下方道:“自大唐长安建立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密集的夜鼓,城内到底有何事发生?”
“二位不要惊慌……”
监门将军故作轻松的笑道:“天干物燥,许是哪里走了水,有左右侯卫的兄弟们在,能有何事……”
“不对!”
城门郎微微侧头,仔细聆听着鼓声,神色逐渐变得严峻,“这鼓声……遭了!有人在夜闯长安城!”
话音落下。
如雷般的马蹄声便在远方响起。
三人霍然抬头。
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巷轻阅】
去回个【3737】,即可继续阅读《一首古诗震天下,公主要出嫁!》小说全文!
>>>戳我阅读全文后续<<<
更多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