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听了李岚老师的微课,颇有感触。兴起与大家分享我听完课后的一番感悟:瑜伽是一场向内探寻的修行,寻找更美好的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人练习瑜伽,瑜伽已然成为流行。可是有一些人练习瑜伽后,收获和改变很大,从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然而有一些人,却没有任何改变。
那么,同样的练习,为何会有差别?李岚老师用她十几年的瑜伽经验,见过成千上万的案例,总结了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是专注力;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
01
专注力
无限掌控自己
《瑜伽经》阐述了“专注在感官觉知上,专注在内心至高的喜悦光芒上,能使心灵平静;专注在伟大的心灵上,将能完全地从感官事物的执着中解脱出来……慢慢的,一个人对于专注的掌控,能从最小的原子扩大到最大之无限”。
这样来说,瑜伽练习中,专注力很重要。我们该如何去提高专注度,从而让瑜伽为我们带来功效呢?
李岚老师为我们点出迷津:上瑜伽课的时候,我们可以专注在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动作的要点上,关注内在的伸展(不是外在的幅度)。感受动作是否到达极限的边缘,在动作的哪个点上有伸展的感觉。
若是你达到尽全力去做动作的状态,专注在自己身上的感受,发现自己的能力;专注当下所做的事,发现当下的美好;专注当下的呼吸,一呼一吸之间气流在身体的流动,感受身体的不同。那么,你的收获一定很大。
也许很多人练习瑜伽的时候,就是为了摆一个好看的姿势,展现外在的幅度,为了可以很酷,甚至有这样的偏执:老师好不好?声音好不好听?旁边的那个人做的比我好?诸如此类的,如果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在瑜伽中是无法找到感觉的。
然而,练习瑜伽的过程,是为了寻找身体真正的感觉。
李岚老师一直推崇课前不嬉闹,课程之中保持安静,提高专注力,不受他人的影响,才能在瑜伽中找到身体的感觉。
专注力就像一只被绳子栓住的猴子,如果猴子跑掉了,老师这根绳子就会帮你把它拉回来。训练专注力,就像在驯化一只猴子,一旦它被驯化了,它就会听你的话。
瑜伽课堂上,即使练习中走神了,跟着老师的指引,驯服你猴子般的专注力,从而提高它。如果自我练习,是很难做到专注的。
02
内观
生活即是修行
第二个原因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旁观也叫做观照,这是修行的法门之一,旁观我们当下所做之事。
其实,很多人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感觉自己戴着面具在活着。在老公面前,在孩子面前,在同事面前,在朋友面前,在所有人面前,都带着伪装,越活越不像自己。
旁观却可以让我们放下面具。不管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模样,只要和自己和睦相处;不管经历了什么,只要接纳真实的自己,然后放松身心。
有一些人旁观到自己柔性好,做的特别美,心里美滋滋的;有一些人旁观到自己没有老师做的好,羞愧紧张;有些人旁观到自己总跟旁边的人做比较。
这些都无须理会。毕竟,世界何其大,总有人比你伟大,也一定有人比你渺小,我们只要接纳自己,找到内心的安宁。
瑜伽老师们一年总要出去修行学习,看似是去修行,其实是去禅悟,然后把感悟传授给我们。帮助我们找到更加真实的自己。
李岚老师通过瑜伽禅修,旁观到了自己,从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到接受真实的自己,不再因为批评而愤怒,羞愧,不开心。现在反而活得更真实,更自在,熟知她的人,总听到她自黑。
真正的修行其实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考验着我们的耐心,恒心,坚韧之心,这何尝不是瑜伽呢?所以说,瑜伽是生活修行的内在的探寻,是生活的修行。
03
清简内心
一切皆安
在瑜伽中,我们不断与自己对话,然后找到更加真实的自我。
与自己心灵对话,寻找自己。记得我起初学瑜伽时,老师对我说:与其参加一些饭局、娱乐等无用的社交,还不如来这里上堂瑜伽课。那时,我还不懂原因。当我减少无用社交,坚持上课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改变。无用的社交只会让我无聊、寂寞,而瑜伽却让我收获健康的身心。
小瑜儿我先学会了内观,发现了自己内心真正喜欢做的事:瑜伽、阅读和写作,之后我就专注在自己喜欢做的事上。经过一段时间,我不再杞人忧天和心神不宁,我发现我努力追求的幸福,已然来到我身边。
内观中,我发现了内心的丰富多彩,不需要太多外在的物质来满足欲望,我开始崇尚极简主义。清简内心,一切皆安。我一直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找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的美丽,我轻松开朗,并且保持快乐。
我们在练习瑜伽当中,如果做到完全专注自己,为自己而练习,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观察自己。那么,我们将在瑜伽中邂逅更美好的自己。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愿你在瑜伽中,成为那个有趣的你。
巴坦加里在三摩地篇十四节的经文里说:“当你练习一段很长的时间、没有间断、尽一切努力热忱,这个练习将稳固不移。”愿你在瑜伽练习中,遇见真实的你,更好的你,并且保持下去!
作者简介:一直瑜
孕期有幸得到各位读者的支持!
写有温度的文字;
用瑜伽给您带来愉悦的心态;
为您提供有用的区块链知识。
已成为某平台签约作者;
坚持1000天早起的瑜伽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