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Middle Ages) 是指欧洲历史上从公元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中期(文艺复兴开始)的这段时期,核心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与衰落。
一、核心时间范围:5世纪-15世纪
通常定义为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至 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或15世纪文艺复兴兴起),时长约1000年,也被称为“中古时期”。
二、关键社会特征
1. 封建制度(Feudalism):社会呈“金字塔”结构,顶端是国王/皇帝,下分贵族(公爵、伯爵等)、骑士,底层是农民(农奴)。核心是“土地分封”——上级给下级分封土地(采邑),下级对上级履行军事、经济义务(如服兵役、缴税)。
2. 基督教的绝对统治:天主教会是中世纪最有权力的机构,不仅掌控精神思想(所有人需信教,否则被视为“异端”),还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甚至能干预各国政治(如废黜国王、组织宗教战争)。
3. 庄园经济(Manorialism):经济以“庄园”为单位,贵族的庄园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体,农民(农奴)依附庄园,从事农业生产,向贵族和教会缴纳租税、服劳役,几乎没有人身自由。
三、重要历史事件
• 查理曼帝国崛起(8世纪末-9世纪初):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统一西欧大部分地区,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短暂实现西欧局部统一,推动基督教传播。
• 维京人入侵(8-11世纪):北欧维京人(海盗)频繁袭击西欧沿海和河流流域,迫使西欧各国加强防御,也间接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巩固(贵族需保护农民,农民更依赖贵族)。
• 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天主教会组织西欧封建主和骑士,以“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名,对中东伊斯兰世界发动的系列战争,虽未达成长期目标,但促进了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
• 黑死病(1347-1351年):鼠疫席卷欧洲,导致约1/3人口死亡,严重冲击了封建庄园经济和教会权威(教会无法解释瘟疫,民众对其信任下降),为封建社会的瓦解埋下伏笔。
四、对后世的影响
• 负面标签:传统上被称为“黑暗时代”,因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生产力低下、思想被教会禁锢,文化、科技发展缓慢。
• 积极遗产:孕育了现代欧洲的基础——形成了英、法、德等民族国家的雏形;骑士精神、议会制度(如英国议会)、大学教育(最早的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均诞生于中世纪)等,都起源于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