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王孟园,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偷得浮生半日闲�
走走停停,兜兜转转,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或长途跋涉,或驻足凝望。我们哀叹人生无常,感慨命运多变。忙碌的人呵,终日奔波于繁琐杂事,奋斗于功名利禄,殊不知流年易逝,光华难留。看遍万千景物,那些无法磨灭的永恒记忆,深深浅浅,是否是在宁静中愈显深刻?
忘却生活的艰辛,停下奔跑的步伐,撕开虚伪的面具,叩问心灵,寻真正所爱之事,做真正所想之事,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一个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人。人世逢迎,免不了身染世俗污秽,羡慕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法追求身外世界的宁静,唯有隐于心。
晨起一与阳光、鸟声、风声为伴
偶有一日早起,见初阳正喷薄而出,暖生生的,透出生命的力量,顿生出一种诗意的情怀。我就这样痴痴地望着,看它无声却有力地升起。沐浴着一米阳光,感受那光柔柔地轻抚自己;倾听着耳畔萦绕的风声、鸟声,微风和畅,鸟语呢喃。空气中弥漫着的是草木独特的气息,纯真,清新。深吸口空气,替换掉身内的污浊之气,那一刻全身是放松的,心情是愉悦的。
留恋自然,那份朴实不失华重,平凡不失庄秀,让人心向往之。我终明白古之人为何在驻足凝望时见景生情,心甚感慨。伫立江边,望落叶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去,杜甫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失意。遥见故垒西边,苏轼神游故国,眼前闪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战斗场面,发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叹。滕王阁一日之行,王勃为后人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无论是满目萧然,还是此乐何极,古之人的生活都是慢的,有的是菊竹之情,茶棋之致,做的事是带月荷锄,把酒言情。而今,在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我们一面感叹刘禹锡陋室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面沉醉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无法自拔,扪心自问:“这个浮躁的社会难道不是源于自身浮躁的内心吗?”以静心独处自居,以心无旁骛自持,是古人所说的“慎独”,也是我们的选择。
晚安一与书为友
夜深人静,拖着疲倦身子的我回到宿舍,结束了白天在上课、换教室、上课的游走,紧绷的神经在此刻舒缓。也许外面的天空皓月当头,沁人的微风吹拂,有三三两两的人谈笑风生,对月当歌,也有从外面归来的人提着大包小包,脸上笑意吟吟,似乎兴致未消。是的,生活总会带来惊喜,关键在于你的选择。而我愿意蜗居于一方床榻,身处小小的世界,恰有“审容膝之易安”之感。支一张桌,掌一盏灯,捧一本书,于众人睡去你独醒时,倾听纸张翻动的声音,感受宁谧与美好。
慢下脚步,不在沉醉于繁华的物质世界,而追求内心世界的灵动与充实。书中求索,鲜活的人物、环环相扣的情节,发人深省的思考、触动心灵的篇章,似乎一切都带点独特的韵味。轻吟《诗经》,体会伊人在水一方的蒹葭之美。重游《边城》,在那个湘西茶峒的小山城流传的关于翠翠的故事引起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读《文化苦旅》,文化易逝的厚重感油然而生,文物保护的迫切感接踵而来。品《瓦尔登湖》,梦想有一天隐居于此,经营一亩农田,闲居一方草屋,赏一处花,留一份情。
晚安,告别昨日,期待明天!在这日复一日的循环中,我们用力向前,不免纷扰不断,停下来,遵循心里的声音。与书为伴,洗尽铅华始见真,你用它来慰藉心灵,丰富自身。而今,一个知识“碎片化”的社会,我们每天接受数不清的信息,快速阅读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其实,更希望有一天能坐看云卷云舒,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也许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找一处阴凉,寻一把躺椅,品一杯香茗,读一部好书,抛开琐事与烦恼,于书中邂逅知音,也获得亦师亦友的真挚情感。
偷得浮生半日闲,不是懈怠,不是颓废,而是面对人生的态度,一种静观生活,笑对人生的态度。放慢步伐,它所带来的是与阳光,鸟声和风声为伴的视听盛宴,也是与书为友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