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在朱小平老师的直播间听到了,买来放了老久才打开。这是宣科老师口述,他的学生代写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所以刚开始没有怎么看懂。慢慢才理清宣科老师的大致情况,宣科老师因参加革命又被打为反革命,在监狱呆了21年,从27岁到48岁,大好的青春年华都在监狱里渡过,如果是换作别人一辈子可能就这样过去了或者没有等到出狱。而他在监狱里是“优等工人”被称为“鬼才”,他不仅有天生的能力,比如:会音乐、会绘画、会磨砂球…….他的精神世界强大到让我们只能钦佩、赞叹。父亲是当地的传教士,他小时候在教会学校上学,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印象特别深的是在一个黑暗的地下室里关禁闭有200多天,只有门上有3个透气孔能隐约看到远处的山峦。凡从里面出来的没有不眼瞎的。他说人家关你在里面就是让你死的,你知道了这点就要与此对抗。他说在里面只有一个小瓷缸吃饭,吃完饭外面的人会洗干净盛满水。这是他一天的水,他只喝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第二天早上用毛巾把身上搓红搓热,然后剩下的三分之一从头浇到脚底,他要保持身体的健康。他以吃饭为时间点找到了作息规律,每天静坐2次每次2小时保持精神的耐力和毅力。他说他不服输不服老的精神就是那会练成的。他在80多岁了还每天上班,经营纳西古乐队,每天坚持演出。他非常乐观,他说他的乐观是父亲传给他的,就是在关禁闭的时候他还劝自己把自己练出胸大肌把白白的自己献给心爱的新娘。
宣科先生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价值的事,他做的事与自己的喜好合一时他更能感受到价值,他说能被别人用就是我的价值。他的事业很成功,这背后有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有他甘愿吃苦的耐力,成功后他没有停止,他说功成名就之后该怎么活?是更深奥的问题。
他讲到有次他到当地学校去上音乐欣赏课总有一些孩子溜墙根走掉。因为他讲的音乐是高雅的,可能现在的孩子更喜欢时尚。他说很尴尬,但他只为那些留下来的人存在。如果所有的人都溜走了,他就为贝多芬、梵高存在。是呢?坚持艺术的高雅、本质,而不是为了迎合而妥协,宣科老师那种扎根的自信,形象的高大一下子就显示出来了。
他还谈到学习,学习是寻找开悟点的活动,各有各的途径。要多方位的了解各个领域,否则就集中在了局部。
宣科老师是纳西古乐的创始人,带领乐队走出丽江,走向世界。他写论文经营公司,各地演讲、演出等,一生都在为了心中的理想、愿景努力奋斗,虽有别墅、私人音乐厅,一日三餐却简朴至极,每天看书观世界。
相比宣科老师的种种困境,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是如此幸福,物质生活已经过时,精神世界需要我们自己去构建。昨天看到的一段视频非常好:我们要读两所大学,一所是自己的大学,发现自己明心见性点亮心灯;另一所是社会大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大学。学着向内圣贤,如果一直向外为王,外界的名誉、权钱再多也无法满足内心的丰盈。充实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