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铁哥们发来消息,说他的药快吃完了,又因事不能来医院,让我帮他代取药品。我本以为元宵节医院会清闲些,毕竟不是特别急的病,谁会在节日里来看病呢?可当我踏入医院的那一刻,才发现这里依旧人满为患,挂号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候诊室里坐满了等待的人们。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河里没鱼市上见。”
医院,似乎永远是人们最不愿踏入,但很多时候却又是无法拒绝的地方。当我在医院里静静等待着叫号时,看着那些陌生又忙碌的身影和焦急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候诊室外的人形形色色。有独自前来的年轻人,眉头紧锁,手里拿着病历,脸上写满了焦虑;有搀扶着老人的子女,小心翼翼地陪着老人就诊,眼神里满是对亲人的担忧和无奈;还有抱着小孩的父母,孩子哭闹着,他们一边哄着,一边急切地盼着医生能快些诊断。尽管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个是带着笑容的。
看着这些场景,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我曾学医,还在县医院进修过。那时候,我满心以为自己能够凭借所学,拯救生命,看淡生死。医院里的生死离别见得多了,我以为自己早已心如止水。然而,命运却在我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了我沉重的一击。
我的父亲是一位老中医,而且是那种医德高于金钱的良心老中医,然而在其晚年也是患上了心脏病。为了给他治病,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中医、西医,能想到的都试了,可他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身体,听着他的每一声咳嗽,每一个叹息,我的心都如刀绞一般。尽管我在医院里见过太多生死,但当病痛降临到自己亲人身上时,那种无力感和绝望,是任何经历都无法比拟的。
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我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我曾以为自己能够凭借医学的力量,留住父亲,可最终还是败给了命运。从那以后,我彻底放下了医学。偶尔,村子里有老人快要不行的时候,会有人来找我,让我去把把脉,看看还能活多久。起初,我还会去,但看着那些熟悉的人渴望生存却又无望的向我看来时的眼神,我实在不忍心。那种眼神,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奈。我也知道我不够强大,看不透生死,看不淡离别,最后我拒绝了所有人让我去看病摸脉的请求。
如今,我又因为铁哥们的病,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那些忙碌的医护人员,他们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还是有很多医护人员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里却透着坚定。他们和我当年一样,怀揣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心,努力在病痛和死亡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可我知道,无论他们多么努力,有些生命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溜走。
当我看到一个背着老太太的年轻人,在冬天依旧满头大汗时,我不禁想起曾经看到过的,其他在病房里陪伴家人的家属们,他们的眼神里满是对亲人的牵挂和不舍。或许,他们也曾像我一样,见过很多的生死离别,但他们依然留在这里,因为他们知道,陪伴!这也是他们唯一能为亲人做的事情了。
医院,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它是生命的开端,也是死亡的终点。在这里,见证了太多生命的顽强与脆弱的案例,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无奈。尽管我早已放下了医学,但每当看到医院里这些忙碌的身影和焦急的面容,我的心中还是会涌起一阵阵的感慨。
走出医院,元宵节的热闹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路边绿化带的鲜花也点缀了温暖,行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享受着节日的欢乐。而我,却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一丝生命的沉重。我在医院里看到了病痛的无奈,在节日的欢乐中又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或许,无论是聚是散,是悲是喜,都去坦然面对,才能发现生活之美,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吧。我们无法拒绝病痛和死亡,但我们可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温暖和美好。我在回家的路上默默祈祷,希望那些在医院里的人们都能早日康复,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