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一个小村,小时候喜欢吃百家饭。虽然物质匮乏,家家户户都很艰难,可是,邻里之间,都是打开心扉,敞开门户,常来常往,吃喝用度,互通有无。爷爷奶奶总是感叹,远亲不如近邻。
若非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吃着粗茶淡饭。可是遇到谁家出远门打工的男人回来了,儿子姑娘回来探亲了或者来了贵重亲戚,就会轰动街坊四邻。因为一般出远门的人回来一定会带些稀罕物。少不了会有糖果饼干,甚至火车上没吃完的方便面,行李袋里,只要有什么都会拿出来分给大家一起品尝。
到了正午做饭时,我总会听到外面堂屋里有人在喊奶奶。出门一看,周二姐家送来了一大碗热腾腾的猪肉饺子,殷大姐家送来了一大碗糯米汤圆。“这是特地为我们家出门归来的人做的,味道不是特别好,东西不多,给你们家尝尝,你们莫要嫌弃呀。”奶奶会麻溜地从碗柜里拿出干净的碗来,将邻居们送来的吃食,换盛到自己家的碗里。然后说:“哎呀,我们家又吃现成的啦,多谢费心啦!好不容易加个餐,送出来给我们吃的还多些,连碗都没有给你们洗,真是不好意思呀。”
等邻居们各自回家了,我知道我还不能马上就吃,尽管已经吞了好几次口水了。因为奶奶常说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男人为重,他们在外面做体力活很辛苦,有好吃的理应让他们先吃。
过不了多久,也会赶上我们家杀鸡炖汤。好不容易等到鸡汤熟了,我两眼直直地盯着汤罐里的鸡腿,好想好想啃一口。可是奶奶总是会先盛出两大碗鸡汤给邻居家送过去,于是鸡腿就分别去了那两只大碗里。她一边盛一边强调“吃什么东西都要先想到送给邻居,因为我们经常吃别人家的。送到别人家的东西一定要挑最好的。不然东西是送给别人了,却还显得自己很小气,我们自己少吃点都不要紧,千万别失去了做人的骨气。”帮奶奶给邻居家送了几次东西,我也学会了大人间的那些寒暄之词。其实送来送去甚是麻烦,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有来有往的感觉。一方面,奶奶说,这表示别人记得你,你也记得别人。另一方面,我觉得别人家做的东西真好吃,可以偶尔换换口味。
除了东家送来、西家送往,一年也有几次几家合在一起弄吃食的情形。比如农历三月三,按照我们当地习俗要挖地菜煮鸡蛋吃。这时候有的家里自己煮,也有几户人家一起煮。如我们家多出几个鸡蛋,殷大姐家负责生炉火,将鸡蛋煮熟,周二姐家负责挖地菜。
最有趣的是一年一度做豆丝的景象。一般也是两三家约在一起,在一个晴天里开工。一位资历深的“厨师”上灶台用贝壳将搅拌好的浆烫平,一个有耐心的人在灶下烧火。每家的小朋友们则负责把起锅的豆丝片用圆簸箕端到屋外。其余的人坐在长凳子上将豆丝片切成丝,然后摊开晒干。当天的午饭或者晚饭一定会是腊肉咸菜炒豆丝和青菜煮豆丝。几家人合在一起吃,边吃边聊天,别提有多么热闹,多么开心!
热闹闹地过了十多年,2008年的时候,我们家建了新房子。新房与那几家老邻居相距较远,但是距离并没有让我们从此就断了联系。遇上婚丧嫁娶之事或不顺之事,我们依旧会相互来往,相互走动,或送上安慰,或送上人情,略表心意。平时在路上偶遇到了,也是异常热情,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新的地方有新的邻居。这时候大家的物质生活都已经富裕了,鱼啊、肉啊,饺子啊什么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此时送肉汤、送饺子的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却是送小吃,比如说送上春卷儿,糯米粑粑,藕夹等等。
奶奶离世后,爷爷成了留守老人。这时候左邻右舍的串门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他们每每给爷爷送上一点吃食,爷爷就省去了做一顿饭的麻烦,并且趁机和左邻右舍寒暄寒暄,心里也会减少几分寂寞。即使一个人生活,爷爷也不忘还人家的人情,经常和邻居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比如现在年轻人种菜园的少了,咱们家的菜园物种丰富,结了什么果子什么蔬菜爷爷都会挨家挨户的送。基本上他的一个菜园子,为我们那一排九大家住户提供了些许食材,也带来了不少快乐!邻居家小孩特别喜欢农家土灶烧出来的锅巴粥,但是年轻的妈妈们都嫌烧土灶繁琐,所以就偶尔事先在爷爷那打好招呼,叫爷爷多做点。
街坊四邻感念着爷爷的好,感念着“家有一老就是一宝”。而我在心底也感念着邻居们的好,“远亲不如近邻”,确实是如此。
记得有一次叔叔给爷爷打电话没打通,就急着给打电话问我。我给爷爷打电话,也发现电话是关机的。担心爷爷出了什么意外,我赶紧打一个电话给邻居,让邻居帮忙去我家里瞧一瞧。结果发现原来爷爷不知道手机已经停机了。我迅速在网上给爷爷充话费,马上就能打通他的电话了,一家人也不用着急了。我出嫁回门的那天,邻居家的婶娘们都自发地来到我们家,帮爷爷张罗午饭。我到家的时候,家里早已备好了一大桌子美味佳肴,丝毫也不觉得冷清。每次我回家探亲,临走的时候总会有三五个邻居跟我告别。他们都说:“你放心地在外工作吧,你爷爷有什么事儿,我们会相互照看着!有什么急事会给你打电话的。”
多好的一群邻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