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因素: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得的”那些东西,叫做保健因素。如在一个公司的环境、福利、公平和工资等等;
激励因素:如果你给一个人一样东西,他喜出望外,说“太好了”,那这东西,就叫做激励因素。如平时在工作带来的表现机会、喜悦、成就感和奖金。
赫兹伯格在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人不会因为得到“保健因素”而满意,只会因为得不到而不满;相反,没有“激励因素”没关系,但如果有了,会备受激励。
拿我现在的公司分析一下:
保健因素有:底薪+绩效、五险一金、节日福利;
激励因素有:利润分红(名义上有,亏损状态下没有)。
这样一分析现在公司运转活不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没有管理自然就等于什么都为0了。
那如何做更好?今天这篇文章是刘润分享的,但真要对应一下自己公司如何改进还真三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刘润分享的只是管理中的一个因素,我理解为并不是增加了激励因素就其他的问题都解决了,包括企业文化、招聘、创新、培训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考虑在内。所以说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能全盘考虑运营管理的人自然就不会做出好结果来。当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来影响环境,可以以身作则,让自己变得更好,工作上做出成绩,自我成长上总结需要增强管理改进措施方案,因为真正重要的不是现在,而是厉兵秣马,未来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正有一天自己有一家公司了,可以做的更好,不要犯一些愚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而不知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