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期偏好
未来的收益因为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它的价值就被打了折扣。
等待的时间或者折扣的大小不同,就会产生及时行乐和延迟满足两种心态。
有的人会立即获得收益,达到心理的满足感,即及时行乐。
而有的人却会抑制短期收益,着眼于长远收益,即延迟满足。
人们对于时间存在诸多的不理性,比如周三过了以后,距离周末就很快了。周一开始,就是感觉到周五还很远。同样都是5天,感觉却是不同的。
但是,如果把时间放的足够的长,比如一年,一年以后和一年零一个月以后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因此说,人们对于时间的长度会有一个感官和心理上的度量标准。
正如爱因斯坦在解释狭义相对论中关于时间长度的问题说,同样的时间,不同的维度和空间,会产生不同,比如当你和一个美女坐在沙滩上就会比你一个人坐在沙滩上时间过得快。
跨期偏好中的及时行乐和延迟满足,又可以引申出另个话题。
为什么处于同纬度的中国东北和瑞士,会有截然不同的差异,东北地区出段子手、相声、小品等演绎人才,而瑞士可以制造出精致的钟表?
因为,当两个地区都被大雪覆盖,只能长期呆在室内时,中国的东北人喜欢即时反馈,而即时反馈的典型代表就是段子手、相声、小品等演绎作品,说出口,马上就会有人附和有人捧场,因此通过刻意练习就会成为文娱行业的从业者。
而在瑞士,人们呆在室内不是聊天唠嗑,而是钻研一项技术,一种技能,因此,通过刻意的练习,久而久之,就有了瑞士钟表。
这两周生活习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仅仅是生活习惯和偏好的不同而已。
通过理解了跨期偏好以后,我们可以在商业世界中解决哪些问题呢?
当你想通过抽奖来进行促销时,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段最合适呢?是早上10点到下午15点?还是中午12点到17点呢?
建议不要选择10点到15点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内,因为要经过一个午餐时间,人们在心里上会感觉比较长,反正中午还早,不如先去吃饭,再去参加个活动,抽个奖,结果就是吃完午饭时间已经不够了。
而选在在中午12点到17点的时间段内呢?人们会想吃完饭就没有多少时间了,还是先去看看再吃饭吧。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一开始铆足了劲一路狂奔的,一般都不会跑的太远,而步步为营,小步迭代的反而走的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