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烘焙突然一夜兴起,我周围也有好几个朋友从业余的爱好转型成为职业烘焙人。说是变成全民烘焙都不为过。
而我这样的大吃货来说,这样的事怎么能少得了呢,而且顺着烘焙这个枝条延伸,我还对西餐感兴趣,西餐摆盘貌美又时髦。不管是意大利的法国的,找了好多纪录片和书籍看。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厨师的成长和学厨经历,了解菜品背后的一切故事。然后就把食谱记下来,先从简单的基础的日常的开始做起来。
从食材清单来看,特别是调味料,很多都是我这样中国胃厨房里没有的,而且尽管菜谱里面有烹饪步骤,可是真的到实际操作时,我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直到最后的出品,才发现并不是跟着菜谱去做这么简单。
比如很简单的一个香草籽,黑胡椒和黄油,因为不了解,不常用,在使用过程中完全拿捏不准,即使按照菜谱步骤来做,最后出来的味道完全是天地之间。
就好比对我而言那些信手捏来的炒菜,比如,有一次我在朋友家聚餐做了一碟香菇炒青椒,大家赞不绝口。朋友问了我步骤方法,第二天她也做出来,可是完全不是那个味,细问下来,才知道原来在前面的准备工序上,她没有把香菇沥水干煸这个看似很小很快的不起眼步骤完成,导致整道菜与我的风马牛不相及。
烹饪这事情,有时候看似方法简单的基础的,往往细节藏着魔鬼,一招一式呼啦不得,对食材的了解更是必不可少。而什么又叫做“对食材的了解”呢?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它的刀法形状、火候分配、时间先后以及风味的层次都必须能够做到综合到位的充分感知。(而对于这样的综合考量,我曾看到一本书,是一位七十岁日本老太太写的,她把最常见的像白菜、土豆、萝卜这些的刀法形状火候水量都用好几种方法说明,一个食材的十种操作方法就能带来十种风味的呈现。)
而这种感知,又好像是抽象的,从嗅觉味觉的记忆中调动出来,哪怕只从脑海里预演一百种它的做法,都能调动每一种的味觉感知,那这个就算是:对食材的了解。
可能这么说,会有很多朋友不赞同:烹饪嘛,图个开心就好啦,何必这么较真呢。
嗯,确实如此,下厨房本来就是愉悦身心的事情。但是于我而言,下厨房这件事,我既享受它的过程,又在乎它的结果。无奈,这样的心态,只能让自己比一般的又稍微认真和较真一些。大家求同存异,各自保留就好。
又回到前面说的观看纪录片,其中有一个意大利米其林名厨,他因为一道菜而名声大噪。由于好几年前观看,这道菜具体名称记不太清,但是很清楚的记得,这道菜的食材运用灵感和基础做法是源自大厨的祖母,从小就跟祖母一起生活,祖母用当地产的面粉做披萨,而面粉种类的风味和做面饼的方法又是祖母独家经验一路改良过来,这道祖母的披萨伴随他成长。
同样在国内,出了名的南京鸭子和汕头牛肉,都有这样的流传:在南京,鸭子有一百种死法,以及:没有一头牛能活着离开汕头。
可见要做好一道菜,最根本的就是对食材的了解和感知。
收起浮躁心态,收起赶潮流的虚荣心,这两年沉下心来,回归到陪伴我长大的每一道菜,仔细料理。每次回家,都向二舅不厌其烦的讨教,二舅在做菜时候,我就从头到尾跟着看着,还做笔记。不仅如此,在朋友圈看到民间高手的菜式,生怕打扰了别人,可还是厚着脸皮发消息去请教。
我的老师就是身边张罗一日三餐的长辈和朋友们,我的厨艺学校就是身边寻常的、祖母都认识的、朴实的、在地的菜市场。
静下心来,像个一张白纸刚学拼音的孩子一样去做每一道寻常菜,才能感受到那句话:永恒的都是身边平淡的。
“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
看似平常无奇祖母做的菜,才是我们每家每户传承下去的美食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