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田野,四周一片荒芜,地上满是干巴的黄土,偶尔还有些星星点点的绿色,那是野外有人在翻种的菜地,在这片田野中,有座两层的小楼,楼上楼下各两间房,在寒风中孤独的驻立着,小楼白色的外墙在傍晚昏暗的田野中,格外显眼。
这是片经过拆迁的村落,小房子是这片土地上仅剩的建筑,周边都已建起了高速路和住宅楼。仅剩这片土地还没开发,像是暂停着,现在暂且作了农用地,也没有人来开垦。田野四周仅存的一条水泥路,是原来村里遗留下的,可以直通大路,这也是仅存的一条外出通道,其他的就只剩下泥路了。这片地方原先所在的村子,现早已不复存在,村民们都已搬走住进了城里。
这所楼房的主人叫老星,一个年近50岁的男人,至今单身,这房子是他父母结婚的时候建的,现在留给了他,父母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早已住进了镇上的养老院。这栋仅剩的老房子,曾有机会拆迁,但老星没有同意,因此就留了下来。老星在城里也有房子,平时都住在城里,但等老房周边清空后,他把城里的房子出租了,自己却住进了老房子里。他更喜欢这被荒野包围感觉。不过,住在这种地方,交通确实不便,但好在老星还有辆小汽车,那是他刚上班那会儿自己买的,开了很久,现在已经成老爷车了,不过好在质量不错,开着完全没问题,于是他便每天开着车往返于单位和乡间,院子外面也有足够的空地,停车完全没有问题。
老房子虽然基本的设施都有,但毕竟房龄已经50年了,为了住回来,老星特意把老房子内外重新休整了一番,窗户、厨房、卫生设施全都作了翻新,外墙重新刷了层白色的漆面,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开了家民宿,一家在田野中的民宿。房子虽看上去孤独,但老星喜欢这种感觉,他并不觉得孤独,在这里仿佛隐身世外,在这里没人打扰他,是他自己的世界。
平时,除了上班、看父母、买东西、看病之外,老星几乎可以几天待在房子里不出去,或许一周都行。每天,除了上班之外,他最多的时间便是独处,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看书、抄写书籍,平时周末偶尔自己做做面包,这些听起来都挺枯燥,但他喜欢而且坚持了很久。
看书、写字本是他的爱好,抄写书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文笔,做面包却是这几年突发奇想而来的,之所以做面包,这也与他的生活理念有关,那就是一切尽量“简单”,特别是吃饭这件事,在家里每逢饭点时,他经常给自己做的餐点就是“三明治”,炒个鸡蛋、切片火腿肉,放上两片面包,一顿饭就完成了,特别方便。不过也不能每顿都吃这个,所以,他会从镇上买些不同的面包回来,时间长了,便觉得自己做也可以,而且学着网上视频,自己砌了个面包窑,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平时的生活中,他基本没朋友,除了看望父母之外,他都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亲戚很多都早已不联系了,也没人来这所“孤房”里看他,时光荏苒,人们仿佛都忘记了有他的存在,每年假期,当人们想着上哪外出时,他从没这种想法,他觉得自己哪里都不用去,一个人待着就很好。他偶尔会跟父母见面,但时间并不长,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父母会跟他回到老房子里面,老人们会东张西望看看以前生活的印记,找找回忆,但随着岁数变大,身体腿脚就更不灵活了,老人能够回来的次数也在逐渐减少。
房子虽然偏僻且面积小,但也有个院子能走动,比城里惬意多了,刚住进来时,老星在院子里种了些花,但好景不长,到最后活下来的没几颗,大部分都枯萎了,重复几次之后,干脆就放弃了。但他觉得房子里还是要有些生命的气息,能有些花花草草既显热闹又美观,于是,他在围墙下种了些蔷薇花,他听说这花最大的优点就是四季常青,春季还会开出粉红色的花瓣,而且不用悉心照料就能自己活的很好。这一种就三年过去了,到现在,每逢春天,便是花开烂漫时,蔷薇花开满了整面墙,把白色的房子包裹在里面,房子就像被放进了鲜花盒子里一般。每当花朵绽放时,老星便会独自一个人,泡壶绿茶,坐在院子里,看着这满墙粉红色的花,透过花墙的空隙望向远方,突然抬头望向天空,仿佛天空也开满了粉色花朵,那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非常适合喝茶发呆。
夏天时,每逢下雨,老星都会躲在二楼书房的沙发上,靠着窗,静静地聆听雨点打在窗上、塑料棚上的声音,伴着雨声,看着书,约莫1小时,他便会打个瞌睡,小憩片刻。夏天的傍晚,天气会稍凉快些,老星会从冰箱拿出事先冰镇的西瓜,切成两半,一半套上保鲜膜继续放着,拿着另一半,独自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一勺一勺边吃西瓜,边听着收音机。有时候,他还会到田野上走走,此时,天色还很亮,远处能看到一块块被人开垦过的菜园,那些都是原来村里的老人种的,老星偶尔还会碰到几个老村民回来打理菜地,老星看着对方,对方也看着老星,就像看着陌生人一般,都已互不相识了,只知道对面这位可能曾是一个村的。
要说起来,住在乡间最难熬的便是冬天,乡间本就比城里冷,老房子也没什么外墙保温材料,再加上前后左右并无遮挡,房子愈发显得冷,买个空调和电暖炉倒也能对付,只是不能总是开着,大部分时间里只能忍着,并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当然,冬天除了冷,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这是最适合吃火锅的季节,老星最爱吃火锅,锅底永远是番茄汤,老星为了吃的更有味道,还特意买了个红泥炉子,烧这个炉子需要用炭火,相比较电火锅,点炭火虽然比较费劲,但这在冬天既能满足食欲也能达到取暖的效果,一举两得。
冬天也是他做面包的时候,面粉原材料超市里都能买得到,相比较做菜,老星更喜欢做几个面包,在他看来,这比做菜简单的多,但他并没学过如何做面包,大部分的手艺都是在短视频上学的,不过做面包虽然看似不复杂,但却费时,揉面团比较快,但等酵母发酵却很费时间,只能干等着,偶尔做个披萨,等发酵要等上10多个时间,从时间上来说,其实有些不划算,不如炒个菜来的快,不过老星自己却乐在其中。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老星并不厌烦这种单调的生活,老房子虽然有个院子可以不时走动走动,不过细数一年四季,老星待在院子里的时间并不多,他最喜欢的还是待在自己二楼的房间里,乡下老房子建的时候,房间都比较大,所以有改造的余地,为了方便,这房间被老星改成了套房,集成了卧室、书房、衣帽间、卫生间,就差个厨房,功能就都齐全了,不过老星,有时候也会在房间放个电炉偶尔煮面吃,如此一来,特别方便,老星可以一直躲在房间里看书,看累了就去睡觉,他非常喜欢这样徜徉在自己的世界里,四周一片寂静,没人会打扰到他,由于他经常独自待在二楼,因此凡是路过的人,基本都没机会看见老星的踪影。
晚上更加寂静,老星不喜欢太明亮的灯光,每当夜晚,他总是喜欢开那盏暖色的小台灯,看看书、发发呆,等到23点左右便会准时躺到那张老式木床上,让自己沉浸在一片寂静中,缓缓睡去,在梦里他时常会梦到“小时候,躺在屋子边上那块水泥地上,吹着凉风的那个夏天午后”,那是他经常做的一个梦,多希望能永远留在那个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