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天气有些变化无常,疾风骤雨几乎成了每天的常态,今天的阵风就达到了九级,预警也达到了大风黄色级别。
想起前几天也是因为大风,不仅路边的树枝被吹断,就连很多广告牌也吹的有些晃动,当时走在路边的我就总担心,怕被风吹落的树枝砸到,所以走的飞快。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风是一直自然现象,因空气中热量不均而导致气流涌动,就产生了风,但即便是这样,即便提前已经有天气预报,面对这样近乎狂暴的自然力量时,还是心有余悸,当时还心想,平时没做过什么坏事,所以被砸这种倒霉事,应该不会降临到我头上。
这样多变的天气,令我想起要是古代的人面对风这种自然现象是如何理解的?
古人对风最早的记述应该是黄帝时期,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黄帝大战南方蚩尤时,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助战。而在黄帝之后的历史中,《尔雅·释天》中为“四方风”,分别起了名字:南方凯风,东方古风,北方凉风,西方泰风。
古人最早出现风这个字,应该是商代的甲骨文,当时在祭祀的甲骨上就有“四方风”的刻辞。
在古代,对于认知中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人类往往会把它们神格化或者妖魔化,比如风雪雷雨等,往往会有风神,雪女,雷神,雨神等超自然力量。对于古代人类来说,最主要的有四个神,日神,月神,风神,雨神,因为这四种因素对于古代农耕社会中的生产生活尤为重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调雨顺都是人类的日常和最朴素的愿望。
但在日月风雨这四种因素中,太阳是红的圆的,月亮是白的弯的,雨是水滴状透明的,只有风是无色无形的,虽然能看到树叶摆动,但古人是怎么意识到风的存在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想象力。
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作者有一个观点:想象力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因为据现在人类学家研究,在一些古老的部落,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围在一起讲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虚构的,而经过人类学家进一步研究发展,这种虚构能力的想象力促进和维系了部落的组织形式,并且也进一步刺激了原始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可见,古人在研究出封建迷信的同时,想象力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商代以后的风开始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逐渐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比如风是对自由的向往,扶摇而上,御风而行。而四时之风,意味更为不同,春风得意,夏风多暖暖,秋风萧瑟,冬风雪满沙。
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古人从风和月这些自然因素中,得出了旷达,开朗,随缘自适的人生哲学,令人敬佩!
今天推荐的书是《追风筝的人》,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因为它让我对“往事随风”这句话有了新的认知。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讲的是主人公阿米尔寻求自我救赎之路的过程。在小说中,追风筝的人指阿米尔的好友,同父异母的兄弟,兼仆人哈桑,也指想要弥补儿时错误的阿米尔自己。
阿米尔是一位富家少爷,他和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在一次风筝比赛中,仆人哈桑为了能让阿米尔赢得胜利,被对手凌辱,而当时懦弱,胆小的阿米尔选择了无视和逃避。后来阿米尔又诬陷哈桑,导致哈桑被驱逐,但成年后的阿米尔想要弥补自己当年对哈桑犯下的错。但命运的残酷,再一次摆在阿米尔面前,他是否能获得自我救赎?
记得当初买这本书时,是在学校门口的书摊上,那天天气很热,一个老奶奶摆了一个小书摊,当时我和另一个同学正好路过,就随手买了几本,记得我买了三本书《追风筝的人》《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其中《追风筝的人》是最先看完的。
看完后突然对“往事随风”这个词印象很深,我们常说往事已经随风而去,休要再提,但记忆是不会随风而逝的,就像风筝一样,只要有线,总能把回忆从记忆深处拖拽出来,接受自我质询。而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需要代价的,这些都有可能永久性地影响我们人生的轨迹。
所以,我们做过的事,不会随风而去,而会沉淀成记忆,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所以,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谨言慎行,对自己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