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青岛实验学校矫岩校长以《你好,一年级》为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面向大班全体家长和老师召开了“幼小衔接”专题讲座。讲座中,矫校长主要从入学的准备、学校的选择和孩子习惯的培养对老师和家长进行了指导。校长风趣幽默,讲述了各种丰富生动的案例,让家长们都理解了学校的苦心,对孩子幼小衔接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听到矫校长说起孩子上课的质量看橡皮就知道了,让我想到我们幼儿其实也是这样的,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关于幼小衔接家庭教育到底要做好哪些准备,我在矫校长的讲座中学到了很多,这让我对于平时的电话家访工作有话可讲,对不同家庭的情况能进行更有效的指导,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习惯的养成方面,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的作用相当重要。譬如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方面,家长就有必要做出一定牺牲,为了孩子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在孩子要入睡时不要看电视或者避开孩子看。给孩子买个小闹钟,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帮助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们班级里孩子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当然每个人也都有着可以进步的地方,为了更好的对家长进行个别化的指导,我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归纳,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
比如,对于班级平时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的孩子,我会建议家长培养孩子专心做事情的好习惯。比如让家长多多关注孩子做事情时注意力的保持情况,可以适当规划孩子活动的时间,让孩子在保持注意力和兴趣的基础上慢慢延长时间,比如今天孩子能自己专心画画15分钟,明天就鼓励孩子继续丰富,颜色再均匀一些,坚持更长时间。平时孩子活动的时候也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按规定时间完成安排的内容之后再做其他事情。
班级里有的幼儿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说自己不会,或者不愿意积极进行思考,等老师来教,我们就要和家长沟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搭建的时候,给孩子适当出一些“难题”,这两边怎么对称?怎样搭建才能不倒塌等等。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孩子去思考,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乐于思考和探索。
培养孩子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也很重要,孩子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而家长要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且不能草率马虎。比如完成联系单的时候,一定要看好问的问题是什么,书写工整,按时完成。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完成后自主自觉地进行检查,保证无误。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很重要,临近放假,我看到收拾橱柜的时候,孩子们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小朋友非常快速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还要收拾很长时间,有的小朋友分类放好整整齐齐,有的孩子则是一股脑塞在一起......矫校长在讲座也说到了,在学校里,孩子基本上一切都要自理,比如上课孩子们都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放在桌面上方便使用,有位小朋友就慢吞吞丢三落四,老师将了很久连书都没找到,势必会影响他在学校的表现。所以家长很有必要提前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鞋袜,自己洗脸、正确洗手,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具自然不用说,是孩子们必须要做的,在家里还可以学着开关门窗、扫地、抹桌子,帮助爸爸妈妈洗菜刷碗,缝补衣物,有一个劳动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都极为重要,现在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师,我会多思考,多研究,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