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弗兰克尔的研究成果——“意义疗法”及实际案例。
在看第一部分作者在集中营的,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他为什么会进入集中营,集中营为什么那么恐怖?当我在豆瓣翻看这本书的背景的时候,我顿然明白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相继死于毒气实验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这段经历让弗兰克尔尽力了超越炼狱般的痛苦,书中有几个情节让我的新撼动了一下,心有余悸。
情节一:在集中营一天24小时的生活里,最可怕的时刻是一觉初醒时。天还没亮,睡梦中的我们被无情地惊醒,三声刺耳的哨声打破了沉沉的美梦。我听见某人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这个人一向表现得非常勇敢和自尊,这样的哭泣是因为他的鞋子已经破得无法再穿,一想到以后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就悲伤从中来。
情节二:上床之前,如果有时间,人们就赤裸着在屋顶挂着冰柱的屋里。但是,如果这会儿工夫没有空袭警报,等也没有被关掉,我们就感激不尽。因为如果我们捉不完虱子,那么半夜都会被咬得无法入睡。
情节三:外人无法想象在集中营里人命是多么不值钱。犯人们虽然受尽折磨,但在看到重病号的遭遇以后就更加清晰地意识到集中营对生命的彻底摒弃。瘦骨嶙峋的病号被扔到一架两轮车上,由犯人拉着送到另一个集中营,这样的事还常常发生在暴风雪天。
感受:其实我偶尔也看过那种监狱片,我感觉监狱至少是能有两餐饭吃的,只是要做一些义务劳动。书中作者描述的集中营真的太恐怖了,我觉得根本不是人能呆的地方。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弗兰克尔熬到解放的那一天。最终弗兰克尔发现可能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的。
意义疗法
尼采的一句话很有智慧:“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产”。我深深地体会到,当一个人有情绪问题的时候,甚至想轻生的时候,他已经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像我们也一样,每天看似很忙碌,但是其实我内心是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对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不清晰的,对我要过怎样的一生还是有点模糊的。
当我看完弗兰克尔这一类人曾经经历那么多,还能把自己在集中营的所思所看所想总结成一种“意义疗法”。对于不知道为何何生的人,这真的是太重要了。最后,书中还列举了几个意义疗法治愈的案例,说明该项疗法在临床上是有用的。
我思故我在
曾经,我都觉得自己是多么不容易,我所经历的痛苦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当我把自己的经历与弗兰克尔一对比,我觉得我经历的这一切都是“小儿科”。我真心希望自己成为一位能为社会作出一点点小贡献的人,鄙人还真是不才,所以还是需要慢慢积累,专注做好手上的事情,把自己活好了,才能让身边的人活好,才能帮助到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