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冀南的一个小村子里,这个村子包括所在的县城似乎已经不被人熟知了,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怎样我们对家乡都有一份感情,这份感情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 我的家乡很穷,但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上,我们只知道干活,却不知道给自己买一些新衣服,整天把汗水撒在土里然后等它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收获秋天同样也收获冬天,可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是我们,我们的家里人根本不会去想这些,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是收获那么这一年就没有白辛苦,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另外我们村里人几乎都有一种小农意识,如果让我具体的解释一下这个词,很抱歉我解释不清。不过应该明白这不是一个带有赞赏性的词语,有点批评的意味吧。在农村长大的我也有了这样的性格。我总是对别人说“我这个人没什么优点,唯一的优点就是占点小便宜”。对了,小农意识就是占小便宜,是吧?尽管这样,这并没有影响我在同学老师心目中的形象,相反他们似乎觉得这样能让人感觉非常亲切,有一种重回故里感觉。当然了,我也不总是占小便宜更多的时候是吃大亏啊,不过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谁让我是村里人呢,嘿嘿。
“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同样我村里的水土也养育了我,而且把我养的胖胖的。
记得还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还没有自来水,吃水必须到村北的古井里去提。已经不知道那口井在那慌郊野地里呆了多久了,也不知道它已经养育了多少的人了。小时候的记忆总是与这些小事分不开的。记得几乎是每个早晨人们都会推着水车子(就是独轮车上面放上两个水桶)陆陆续续在这里集合,都是吃水的。从此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这条曲折的小路变的异常的热闹。推累了,他们就把车子往路边一放,三三两两的聚到一快抽着烟袋谈论着这几天村里.县上.乃至整个国家发生的大事小事。用他们自己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其实真的很有必要,因为我们的国家与农村农民是分不开的。假如没有我们这个世界很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现在我求学在外,已很少在家了。可是对于家乡我始终有一种眷恋。来到这个接近现代化的城市,面对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国人,我们已经开始习惯说普通话了,或许这个对别人很容易,但我真的很难(声明一点我不是不会说而是不原说,因为那样说我觉得人与人的距离就远了,这也是一个原因)。所以直到现在我说的还是家乡话,那些同学说“来到这里又学到了一们外语”。他们严重了,我们冀南的方言跟北京的方言没有什么不一样,自然而然的同普通话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乡音难改,真是乡音难改啊?我算是体会到了,用不着“乡音未改鬓毛燧”了。
现在家乡还是那个样子,虽然富了,但显的更穷了,因为娃娃要上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