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带着两个娃去了趟海洋公园。尽管室外热浪翻滚,气温也微高,但两个小家伙全程都沉浸在探索的喜悦中:穿梭在蔚蓝海底隧道,近距离观察憨态可掬的企鹅、优雅游弋的白鲸和绚丽夺目的珊瑚鱼群;在水雾弥漫的露天剧场,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虎鲸腾跃出水;在游乐区,从略带小刺激的小小过山车到充满童趣的旋转木马,每项设施都像魔法钥匙,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其实,不管在哪,开心最重要。
在虎鲸表演开场时,饲养员拎着塑料桶走向水池边缘,银亮的小鱼在桶中跃动。看台下方哗啦溅起水花,每完成一个动作,驯养师便会抛出小鱼,转瞬便消失在虎鲸张开的巨口中。
当最后一条鱼鳍没入虎鲸巨口时,身侧的大宝突然攥紧了我衣袖。在混杂着消毒水气味的海风里,他仰头认真说道:"妈妈,我不想当小鱼。"
我问:"为什么不想当小鱼呀?"
"做小鱼太可怜了,我感觉还是当人最好。"
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话会从一个六岁的孩子口中说出。
我轻轻摩挲着他潮湿的掌心,远处的虎鲸正用尾鳍将波浪拍成碎银。"你看,每只虎鲸每天要吃好几百斤小鱼呢。"他的睫毛突然簌簌颤动:"可是小鱼太可怜了。"
其实,不管是海洋生物也好,还是人类也好,都有各自的生存法则。然而,在孩子的心中,或许有他自己的想法。
这次夏日之旅不仅让孩童感受到海洋生灵的奇妙,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生命教育的萌芽。从食物链认知到万物共生的思考,从对弱小生命的同理心到人类守护责任的觉醒,孩子们用澄澈目光照见生态平衡的真谛。当人与自然建立起理解与尊重的纽带,每个微小生命都能在蔚蓝星球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