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电视里少数民族繁琐的服饰和饮食过节的各种奇特规矩,反而他们哪种神秘而且仪式的许多元素让许多人神往。其实,渐渐随着工作压力,我们的日常在越来越变得简单。
翻看日历,今天已经七月的廿三。要在我们小时候,刚如五月,姥姥家在夏日瘟疫最厉害的时候,会烙一个中间有方孔的大饼,可能是看护外甥平安度夏吧。过了六月,一收麦子,闺女家就蒸上白呵呵的大馍馍要去姥姥家望夏,也许是播撒庆祝丰收的喜悦吧。打麦子的晚上,还要在卖堆上上一柱香,对着月亮瞌个响头。然后姥姥也不闲着,等一到七月,姥姥家又会蒸上小面羊,大面羊来闺女家给外甥送去。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更是热闹非凡,打烧饼,买月饼水果,看望老人,尽管哪个年代物质匮乏,数学书至今初学分数来历那部分,我想七零后都应该是记得是平均分哪个图引出知识点的,一代一代延续着这些生活的仪式。直到这些年生活条件好了,月饼,大白面馍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物,忙忙碌碌,奔南闯北的人们逐渐已经淡化了这些仪式感的东西。车来车往,杯筹交错,似乎紧张就是进步。
反观许多农家乐,状元,民族风的东西,这些元素又被一些有为而怕失去的人们摆上了高台,昨天看电视剧农家乐专门磊的土炕让客人体验。哪些野炊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
疲乏到除了手机麻木的自我倾诉,还是想想回归生活的仪式感吧。
前几天我专门到一些小地摊买了些菜,韭花,韭菜,芹菜,茴香苗苤蓝等等,等我收拾进口袋,发现阿姨的菜已经十分之五六入我了。回去把战利品苤蓝泡制了以后,韭花做好了,芹菜韭菜茴香苗做了饺子,今天拿出来自己的手艺当下饭小菜尝了尝,的确不一样的感觉,不是味道特别,我也不是自傲娇干净,就是哪种迎接丰收,逐渐储藏入冬食品的忙碌状态充实。
慢慢淡忘的一切,也许在一瞬间会忽然发现记忆的仓库宝藏如此之多。这不就是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