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


【茱莉亚.肖(英)——《记忆错觉》(1)】

摘录:


童年期失忆

*感想*  有研究说,儿童的性格形成期是3~7岁。有文学家说,童年经历是一个人的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抑郁症(抑郁症与癌症将在几年后成为世界四大疾病之二),难道可以在这些人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线索吗?还是说是环境和他们对待环境的方式造就了这个心理与生理的疾病呢?自己对那段时光的记忆也十分模糊,可以说根本基本记不起来,但这些年来,因为长辈的讲述,我好像记得了那些不堪,窘迫,愤怒。我知道那些事事真真实实发生过的,造就了一部分今天的我,但真正的我不想选择那些记忆,我想要记得的是别人对我的好,希望回首过去,留下的都是温暖的回忆。所以不想再让别人主宰我的记忆,我的想法,我的人格,还要加油鸭!


时间预估

*感想*   安排与计划,告诉我们不要高估自己完成计划的能力,任务与任务间留有休息间隙,保持能量与专注度,适当安排余闲。

时间与记忆

*感想*  情绪等因素影响我们对时间这个客观事物的感知,进而产生记忆误差,说明记忆的不可靠性。

记忆与兴奋

*感想*  考试适度紧张是可以滴,会体感我们专注度与记忆力,不要慌张。考试中答题时,不要因为突然想到解法而兴奋过度,这时候最容易失误。

记忆与对外界事物的评估

*感想*   过往的记忆(也可能仅仅事道听途说的话)都有可能让我们戴上有色眼镜,学霸一般情商低,漂亮的女孩一般喜欢搬弄是非,中年油腻男一般很猥琐......这些都是我们在初次见面时为对方打下的标签,靠着一点点浅不可靠的回忆,我们趾高气扬,对许多不熟悉的东西嗤之以鼻。既然明白了记忆的不可靠性,就要努力做到放下有色眼镜,放下偏见,放下傲慢去塑造全新的记忆。


记忆会对真实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扭曲

*感想*   记忆误差在我们开始感知,开始记忆时就开始了,并且记忆会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的细节加以模糊,虚构,也许眼见为实,但当我们开始回忆,事实就已经开始扭曲。

迟到的原因

*感想*  哈哈,说的就是我呀,自己有时候也会认为两三分钟就够了,但往往都是卡点或者迟到一两分钟,其实克服这种情况的话就养成一个提前到的习惯就行啦

总结

*感想*   第一二章站在更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了我们平常生活中对记忆模模糊糊的印象,包括前进缩减,后退延伸,童年期失忆,兴奋与记忆等,更重要的是说明了记忆的不可靠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推荐序 茱莉亚说,我们关于两岁半以前的记忆通常来自照片以及父母口中的故事,我们很容易接受并内化这些虚假的记忆。 ...
    冰岛之国阅读 224评论 0 2
  • 前言 p2记忆可以使我们理解我们的人生轨迹。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在思考我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时,我会在记忆中...
    逸君_ca15阅读 232评论 0 1
  • [英]茱莉亚·肖博士(Dr.Julia Shaw) :记忆错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4 第一部分 我记得自...
    LiHui_a6b6阅读 290评论 0 0
  • 《记忆错觉》这本书主要讲: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任何人的记忆都可能出现问题、出现错误,也可以被人为操纵。这本书...
    潔児_f56b阅读 650评论 0 0
  • 时间飞度,岁月已逝。在此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希望给自己的一年来生活工作小做总结,期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坚持不懈,...
    苏楠雮阅读 487评论 0 2